文档介绍:大陆法系的信托撤销权制度起源于英美信托法,是对衡平法上受益人追踪权的移植与创造,主要的目的在于赋予受益人一项救济权,保护其信托利益的实现。但是在我国信托法律制度本土化的过程中,立法者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规定,尤其是对于信托撤销权制度的规定,既不同于英美法上受益人保障机制的原貌,也不同于日本、韩国等其他大陆法系的国家,使得受益人的受益权很难真正地得到保护。本文认为,受益人的受益权是一种他物权,信托撤销权就是这种他物权的救济权利,归受益人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将受益权定位于一种债权,将撤销权定位于债的保全,并同时赋予委托人和受益人,这种做法侵害了受益人的信托利益,与信托的本质不符。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讨论了信托撤销权的行使规则,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完善我国信托撤销权立法提出了建议。本文对于信托撤销权法律制度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信托撤销权制度的基本原理。该部分主要论述了大陆法系信托撤销权法律制度的产生,信托撤销权的特征以及信托撤销权与其他撤销权的区别。笔者认为信托撤销权产生于英美衡平法上受益人的追踪权,是英美双重所有权制度本土化的产物,它既不同于一般法律行为的撤销权,也不同于债权人的撤销权和欺诈信托的撤销,是一项法定的形成权,对受益权具有独特的救济功能。第二,信托撤销权的法律性质。该部分主要通过对信托撤销权与受益权关系的探讨,确立撤销权是受益权的一项救济权利,并通过对受益权特征的分析确立了受益权是一项他物权,因此笔者得出结论信托撤销权是一种他物权的救济权。而《信托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等救济方式是一项与撤销权并列的权利,对受益权都具有救济效果,不是信托撤销权产生了物权的法律效果。第三,信托撤销权的归属。该部分主要以信托法受益人本位的理念出发,对委托人和受益人分别享有信托撤销权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得出信托撤销权是专属于受益人的权利,扩大委托人的权利会危害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也可能会侵害受益人的信托利益。第四,信托撤销权的行使规则。该部分主要讨论了大陆法系信托撤销权的行使规则,包括撤销权的成立要件、行使对象、行使方式和行使撤销权后损害赔偿的范围。笔者认为,对撤销权成立要件的判断应当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行使对象不仅包括受托人与受让人,还包括恶意的转得人,同时也讨论了信托撤销权行使后赔偿的范围,不仅应包括受益权的直接损失还应包括间接损失。第五,我国信托撤销权法律制度的完善。该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大陆法系信托撤销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对我国现有的信托撤销权法律制度进行综合的分析,并从信托法以受益人本位和保护受益权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探讨了我国信托撤销权法律制度的完善。笔者建议,在制度内部明确撤销权的主体为受益人,增加主客观相结合的恶意判断标准,并扩大撤销权的行使范围;在制度外部,可以通过完善受托人的信息披露义务,建立统一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并且在未来将受益权纳入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内,与信托撤销权法律制度一起构建一个受益人利益的保障机制。关键词:信托;撤销权;受益权;受益人;委托人ThetrustcancellationrightofthecivillawsystemoriginatedfromtheAnglo-Americantrustlaw,,,legislatorshavemademanyoftheprovisionsofthe"creative"justliketrustcancellationright,monlawonthebeneficiaryguaranteemechanism,andalsodifferentfromothercivillawcountriessuchasJapan,South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