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网络环境对校本德育课程作用和影响摘要:开展“修身十分钟”、'‘信息技术课程”、“德育修身专题课"、"地方课程"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作为新的德育教育载体,是科技和教育的必然,同时促进了德育的跨越式发展。网络环境对校本德育课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网络环境修身十分钟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系统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超乎预想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使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被广泛运用到学校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中,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怎样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的修养学识、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这是摆在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事实表明,以人际接触正面示范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德育,虽然有其不可比拟的传统优势,但忽略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更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我校的“修身十分钟”校本德育课程正是基于以上情况针对学生德育教育并以网络环境为媒介,无论是时间、空间上都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享用,全方位、新视角调动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作为新的德育教育载体,是科技和教育的必然,同时促进了德育的跨越式发展。网络环境对校本德育课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深远的影响。一、软硬兼施,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内涵构建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校园'‘硬环境”。建立好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开辟网络心理咨询室。在网络资源环境建设中,学校本着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有重点、有目标,使校园网络德育资源达到优化整合。贯穿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具有延续性的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体系。构建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校“软环境”。探究网络环境下校本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开展“修身十分钟”、“信息技术课程”、"德育修身专题课”、“地方课程”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教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不断地强化、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一系列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设将是教育学生的最优手段,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资源并将之升华成校本德育课程的主题。'‘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让我们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人之德。”这是“修身十分钟”短片播放前的引言,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孩子们都已经比较累了,这时通过学校中心机房向全校学生播放的新鲜、趣味、生动的精彩短片,如同注入了兴奋剂,有效缓解了孩子们的紧张情绪。短片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百科、自然科技、法律法规、传统节日、艺术修养、行为养成、学科教育、民俗风情、安全知识等;形式多样,包括专题、新闻、纪实、动画等。通过观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了视野,还能达到修身养情、修身养性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二、赏析评说,提高德性修养在本网络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中,修身十分钟欣赏课,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因此做好观片中的指导十分重要。为了充分发挥修身十分钟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我们建立了如下修身结构模式。即:“观前导视(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