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蔚县文蔚书院简况.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蔚县文蔚书院简况.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5/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蔚县文蔚书院简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蚇文蔚书院简况袆文蔚书院,其旧址位于今蔚县城书院街“县人民武装部”处,为知州靳荣藩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在原东乡义学的基础上捐置,故又名荣藩书院。薁清朝顺治年间,蔚县荐绅先生之徒,“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取名蔚萝书院。但因当时统治者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曾明文规定“不许别创书院”,且地方州学对之又不断加以排挤,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不得不于乾隆初年改为东乡义学,一直到乾隆三十九年,靳荣藩接任蔚县知州后,鉴于全国各地“培植人才,”自学官而外,省府州邑多有“书院”之设,于是在官方的支持下,他自筹资金,在次年中,仅用半年的时间便将东乡义学修葺完毕,并延名师执教,且更名为文蔚书院。当时书院山长为顾东岩。肂据称,整个书院规模宏大,共占地约十五余亩。其主要建筑可分为内、外两大部分,而以院外景物之布局设计独具特色,蔚州人李源有碑记说:此景远胜苏东坡所言之虔州八景台,及六一翁所写之醉翁亭。据史料记载,院门内筑有石桥一座,其左右两侧,分别挖有矩形水池。池中又各砌渗井一眼,微风拂过,清波荡漾;池畔古柳成荫,生机盎然,四周均以木栏环绕相围。盛夏之昏,到此闲游乘凉者,络绎不绝。另建有魁星楼、焚纸楼,呈耐称状,更为全景增辉添彩,令其秀而不俗,恰似靳荣藩《题文蔚书院八景图》中所云:肀有客示我书院园,芅佳景全对读书庐。莁意匠经营讵惨淡,袀天然位置成清娱。膈两池革色一桥月,蚅桥栏尽处池栏阔。肂池畔古柳几经年,袁池上名花傍晓发。芆试乘秋晓陟高楼,膄花柳池桥一望收。螂遥指南山秀盈掌,羂低看三径客来游。虿书院内建“四合院”式院落共九处,计房一百余间。房舍错落有致、杂而不乱,其中,有专供牛豫养德修行、温****功课及住宿的“六斋”,即率性斋,修道斋、诚心斋、正义斋、崇志斋和厂业斋;有设作山长及教****办公用的院子一所;另外两院,则一般分设库房、藏书室及厨房等。薃书院以考课为主,是当时县内科举的预备场所,兼有官学之特点。院内山长除讲学之外,并总领院务。教****一般来自塾师,但须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被聘用。生童大都由各私塾转入,最初约有教****十名,生童一百五十余名。薂书院学制不定,生童入学年龄无严格限制。一年中亦放秋忙、寒冬假各一月。讲授内容主要包括有四书、五经、性理****字等。每天的课程分三类:诗歌****礼及读书。具体教学以生童个人读书钻研为主,讲学为辅。每月一小考,称“月考”;年终一大考,称“岁考”,均由山长来命题,凡成绩优异者可获奖励(称“膏火”)。关于生童离开书院后的去向,旧志中载有“诸生之肄业者,庠师试而闻诸州,州再试而择其可”,去应州试,目的是考取秀才。螀书院所需羟费及山长、教****等之薪水(称“修金”),大部由州(县)署按规定逐月拨给,其余则靠向外租借学田、馆舍等,收其息而补之。螇另外,书院中兼设义学。因系李舜臣(邑候补主事)捐建,而得名“李氏义学”,是专为家贫力薄者就学而设置的义务教育机构。芇治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清廷采纳张之洞、刘坤一“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之建议,并下诏将全国所有地方书院,统改为学堂。文蔚书院改制已势在必然,遂于翌年内改组为“蔚州官立高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