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汇报提纲幻灯片3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体系3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4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结论1项目概况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凯里炉山至麻江下司公路工程所经的区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山区,工程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境内。位于东经107°40'~107°54',北纬26°17'~29°48'。、自然环境道路沿线亦为典型的山岭重丘地形。路线所经路段海拔高程在610~1078m之间。项目区域内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壤主要有红壤土、黄壤土、水稻土等,黄壤土是分布最广泛的地带性土壤,~,~。项目区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气象、水文项目区域内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之间;。一年中以5月份降水量最多,。1月份最少,。项目所在区域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清水江及其支流下坝河,老山河等支流,地表水系较发育。、线路布置凯里炉山至麻江下司公路工程起于凯里市炉山镇南的金银洞附近,与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麻江至凯里炉山公路相接。路线基本沿老山河布线,经烂泥沟、下甫、麻关井、狗井坳、干田坡、翁早、小瓦寨、巴猫冲、六个鸡、新庄、下坝、响水脚,终点止于麻江县下司镇,与规划建设的凯开大道相接。终点桩号为K14+844,,为开放式二级公路,公路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二、主体设计项目组成及布局主体设计本项目建设由道路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组成道路工程:主要包括路基、路面及其排水、。桥涵工程:主要包括桥梁及涵洞工程。桥梁主要为跨越栏山河或深谷而设,所有桥梁均为新建,全线路共有桥梁14座,其中大桥9座,中桥5座;涵洞57道。交叉工程:由于本项目为开放式二级公路,为方便沿线群众,除与铁路、高速公路交叉采用分离式交叉外,其余均为平面交叉。全线共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4处,平面交叉14处。三、水保方案设计项目组成及布局项目区由主体线路工程区、料场区、弃渣场区、施工临时用地区、拆迁安置区5个一级分区组成,再根据布置内容,建设方式等的不同再划分为5个二级分区,即:道路工程区、桥涵工程区、交叉工程区、施工便道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全线共布置7个料场、9个弃渣场。麻江至炉山公路凯里炉山至麻江下司公路至麻江下司方向凯里炉山至麻江下司公路工程起于凯里市炉山镇南的金银洞附近,与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麻江至凯里炉山公路相接。凯麻高速下司收费站至凯麻高速公路终点止于麻江县下司镇,与规划建设的凯开大道相接。:凯里市炉山镇、麻江县下司镇项目性质:新建工程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h。建设规模:,K0+000~K0+700段宽32米;其余路段宽均为12米。工程投资:,。建设工期:2012年6月~2014年5月,共24个月。永久占地:主线工程为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临时占地包括料场区、弃渣场区、施工临时用地区三部分,。:根据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主体工程共挖方:,填方:。本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对土石方进行了重新分析估算,并将表土剥离量、拆迁建筑工程量统计进入土石方平衡中。项目分区挖方(万m3)填方(万m3)调入(万m3)调出(万m3)外借(万m3)废弃(万m3),用于该区后期绿化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