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459972402 2019/5/1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兰坪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张小利课题:《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3页教学效果:优教学方法:在上课时我在课前的谈话中,设计了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动手操作等经常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另外我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实物素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出彩之处:,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摆、画、折、找等活动,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不足之处:(1)上课时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形的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设计的作业拓展性不够。改进措施:(1)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2)精心设计练****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以达到加深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的目的。(3)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加深对各平面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做,用脑想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创新。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页教学效果:优教学方法:《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一年(下)第一单元的内容,其中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图形的拼组第一课时。本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发现所学的平面图形的边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来描述。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是通过摆、拚、剪等 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平面图形的特征及从图形拼摆活动中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出彩之处: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拼组。首先让学生用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依次进行拼摆,让学生发现在拼摆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区别,使学生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用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仅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范例,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不足之处:对于用三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和至少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没有强化拼摆。改进措施:注重不同图形之间拼摆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拼摆的图形所具有的特征。课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4页教学效果:优教学方法:七巧板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智力游戏,由七块板组成,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型三角形、一块中型三角形和两块大型三角形)、一块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