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业与职业就业与择业又到了大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大院校的学生不管愿意与否都得面临进入社会还是继续学习的选择,大多数大学生还是选择了进入社会这条迟早要走的道路。前路茫茫,决定踏上这条从未走过的道路时,心中颇具兴奋的激情与不安的惧怕,可这条路真如那些成功人士一样光鲜亮丽,还是更像普通人一样艰难困苦? 小伟本科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因为高中时就是班上的计算机高手,对此充满兴趣的小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这个专业。四年的大学生活使他不仅对计算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也使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他读的学校是全国重点高校,而且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不错,没有人会认为他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可天不遂人愿,从农历年归校后就开始找工作的他,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究竟是能力差,还是学历低?是机遇不巧,还是运气太差? 成绩好不代表工作好,工作好不代表能力高,能力高不代表工作好,工作好也不代表成绩好,这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认知误区。在学校时成绩好,各项活动都积极参与,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多的锻炼,老师、同学也都很认可自己的能力,这并不表示自己就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说适合自己的工作。像小伟这样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例子并非个案,如何使自己恰到好处地进入职场,真正获得进入职场的第一桶金,仅仅学习成绩好是远远不够的,往往左右自己职业发展的原因在于专业与职业,就业与择业上……专业,是大学教的吗? 一般大学生在进入大三、大四时才会考虑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待自己亲身经历找工作的过程时却发现:我是学计算机的,可为什么我学的知识却没办法作为找工作的资本?像这样的困惑比比皆是。以前的计算机行业可以说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现在可以说是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变化如此之快,非但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跟不上,学生的学习速度也跟不上,甚至那些早已经踏入计算机行业的职业人也都对知识的更新感到匮乏。究竟是世界变化快,还是自己成长慢呢? 我们对一些高校的课程进行了剖析和对比发现:大学的课程设置仍相对落后,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就连国内一些以计算机为重点专业的重点高校也不例外。而且,有些院校的考试方式也不尽合理,很多题目是需要死记硬背才能答出来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发展。有多盲目,就有多惨痛! 不仅如此,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还发现:个人的职业气质与所学专业匹配的仅占10%。报选专业时的盲目性在此可见一斑。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往往以名校、热门专业入手,以为只要上了名校,选择了热门专业,以后一定好就业,一定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基于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的热度,使得我国已经造就了一批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毕业后难找工作的状况也屡屡呈现。最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在众多的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中,他们辛辛苦苦学习了四年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最后得以应用在工作当中的竟然屈指可数,而且就算不学计算机都完全可以应对现在的工作,这份工作便是销售。难道四年的计算机学习换来的就是一份销售计算机的工作吗?既然如此,何必还要花四年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呢? 这归根结底都在于当初选报志愿时的盲目性,热门不代表好就业,名校也不代表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大家在选专业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