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武汉瞄准两化融合“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朝诗人李白笔下的“江城”武汉如今已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商口岸、华中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2010年,武汉经济总量达到5566亿元,其中工业经济总值占45%,对财政收入贡献60%以上,对全市就业贡献达70%以上。在“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武汉依然把发展新型工业化放在龙头位置。随着制造业面临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武汉的制造业也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如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文振富所说,“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以传统制造业升级为重点,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因此,两化融合是武汉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传统制造业升级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195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的工业总产值位居中国第四。但上世纪80年代,由于未能及时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武汉逐渐被沿海地区抛在了身后。进入21世纪后,这种情况开始转变。以信息化改造工业化让武汉迎来了新发展。今年6月,湖北省召开全省两化融合工作会议,总结全省两化融合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把两化融合作为全面推进信息化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卜江戎表示,湖北省两化融合工作呈现出投入加大、领域扩展、融合加深,服务功能增强、支撑带动能力提高的良好态势,也催生了一大批两化融合代表企业。在酿酒行业,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升级是“十二五”发展的必然。面对酒业市场的巨大需求,酿酒企业在成本、资金链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湖北稻花香集团就是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湖北稻花香集团以白酒生产为主业,集生产经营绿色食品、饮料、包装制品、生物化工、现代物流、房地产、矿产开发、生态农业、养殖等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配套发展的企业集团。为了改革传统的白酒生产工艺,从2003年开始,稻花香就加快了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在生产管理自动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稻花香集团自主研发的“稻花香白酒勾兑自动程控系统”,不仅解决了多年来白酒自动化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难题,还实现了白酒勾兑管理自动控制,使白酒勾兑一次成功率由过去的不足50%提高到95%以上,每批次勾兑量由过去的50吨提高到800吨以上。“不仅实现了企业整个运营管理链的畅通、高效,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洋表示。此外,稻花香也是用友软件的重要客户。“稻花香的成功,一是将信息化与企业战略结合;二是分步实施,不断通过系统升级循序渐进;三是通过信息化发展,持续提升竞争力,最终使信息化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看着稻花香的信息化一路走来,用友软件公司高级副总裁向奇汉不禁感叹,“制造业已经回归了本质,高技术化、信息化、服务化、集约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湖北是用友公司重要的战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