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钢铁企业工厂站总图设计
张尚炜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图与交通事业部,湖北武汉 430223)
摘要:简单介绍了钢铁企业车站分类;并从工厂站布置原则、设备构成、线路种类、线路数目、线路有效长、咽喉设计等方面,对工厂站总图设计进行了全面介绍。
关键词:铁路运输;工厂站;平面布置
随着冶金运输技术的发展以及钢铁企业生产布局的沿海化,钢铁企业厂内及厂外铁路、道路、水运、带式、管道、索道、辊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比重也发生了改变。改、扩建钢铁企业普车铁路运输随着企业主体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份额逐渐在减少,新建企业大部分铁路运输更是被水运、道路、辊道、带式运输所代替。企业内的铁路运输系统由原来的专用服务对象和单独作业性质车站逐渐向集中服务、各种作业性质的企业工厂站转变。因此,工厂站设计是钢铁企业发展中的一个趋势。
1 钢铁企业的铁路运输
钢铁企业铁路运输的重要性
钢铁联合企业是原料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所需的原、燃料数量庞大,品种繁多。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原、燃料的运入,生产的成品运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各车间之间原、燃料和半成品的输送,灰、渣的输送,甚至在生产工艺各工序之间物料的移动,均离不开运输。钢铁企业每吨钢的厂内外运输量约达20 t,其中厂外运输量达6t左右[1]。据不完全统计,单是冶金企业的运输量就占全国铁路货运量的20%左右[1]。全国尚有许许多多的工业企业,国家铁路货物装卸量70%发生于工业铁路[1]。可见,工业铁路运输在整个国家综合运输网中所占的地位很高。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程度高、运输速度快、运输距离长、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具有污染小、潜能大、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优势,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所无法比拟的。
钢铁企业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
虽然各大钢铁厂铁路运输情况不尽相同,但是随着主体设备和工艺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主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冶金运输技术与冶金技术的共同发展,钢铁企业铁路运输演变的总趋势[2]是:运输设备由小型向大型、专用或共用发展;牵引方式由蒸汽向内燃发展;铁路运输向重载化方向发展;铁路信号向微机联锁方向发展; 调车通讯向无线化方向发展;运输组织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
2 钢铁企业车站的分类
凡直接为工业企业生产服务的运输称为工业企业运输,分为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两部分。外部运输是工业企业同外部运输网(铁路、公路及水运)之间的运输,内部运输是指工业企业范围内的运输。凡为工业企业生产服务的铁路车站称为工业铁路车站。工业铁路车站现尚无统一明确的分类,若根据车站的作业性质和主要服务对象来分,可将工业铁路车站分为接轨站、企业编组站、厂内专业车站、码头站和工厂站等[3]。
有的小型企业由于车流量较少,只设置一个车站,这个车站成为工厂站,它既办理与接轨站的列车接发作业,同时还担负企业内各装卸地点的车辆取送作业及解体编组作业。所以对于小型企业的工厂站来说,兼有接轨站、工厂编组站、码头站、部分专用站的作用和任务。
3 钢铁企业工厂站的平面布置
工厂站布置的一般原则
工厂站主要是为工业企业的生产和铁路运输服务,作为路企衔接的纽带和企业厂外运输的咽喉,兼顾路网运输和企业运输的双重需求。因此,应根据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流程、运量、原燃料来源、产品流向、作业特点、当地地形地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