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6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19/5/18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7《诗词五首》教学设计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语文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本课五首诗,有的叙写了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有的抒发了对国家危难的忧思,有的表达了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有的则巧妙地讥讽了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学习本单元古诗词,要注意相同主题诗歌不同的表现手法。【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是处于情感迅速发展、思维活跃的时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即在背诵屮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背诵屮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故而,在教学屮,既要重视学生的背诵,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其语言,感悟其意境,把握其情感;训练语言分析能力,丰富想象力,了解五首诗词各具特色的表现手法。(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的初读,熟悉诗词内容及写作背景;通过课堂的反复朗读,感悟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的情感;通过个性化品读,鉴赏诗词的精妙之处;通过诵读,积累妙语妙句。(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性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诗词的兴趣。[重点点]藏学童点: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诗词的品读屮去体会语言,感悟意境,把握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语言,感悟情感,把握相同主题诗歌不同的表现手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学习《十五从军征》一、 导入新课在k类五彳年的华夏文明史里始终有战争相随,无论是那个朝代,都留有战争的刀痕,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印在浩若繁星的文学诗词屮,成为一朵瑰丽的诗苑奇葩。每一首诗都像一颗颗晶莹、温润的珍珠洒落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叫人流泪。乐府诗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笫一首乐府诗吗?生齐背:《木兰诗》。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民屮间,没有具体的诗人。齐读课题:《十五从军征》。二、 作品简介《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南朝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三、 整体感知1、 朗读节奏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屮/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dng)累累。”兔/从狗窦.(d&u)入,雉(zhi)/从梁上飞。屮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cho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eng)o羹饭/一时熟,不知/贻(yD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7沾我衣。2、 疏通诗意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何人?”“从远处看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屮来泪满衣裳。四、合作探究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明确:塑造的意象一一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2、 诗歌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明确:诗中运用了语言、环境、动作、神态等描写,多侧面分步骤地传达出主人公凄凉悲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