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5/11/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这首诗奇离惝?U,飘逸不群,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尤其是最后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时代强音,表现了须眉男子的铮铮铁骨和昂昂豪气,道出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受前两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影响,学生****惯于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理解为李白不愿为官,高蹈遁世,寻求归隐,啸傲山林。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没有真正读懂李白的内心。只有将李白的求仕方式、家庭地位、生活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里所包蕴的复杂情感。
一、求仕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他无法摆脱“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命运
李白是盛唐诗歌奇才,以非凡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充沛的情感,创造性的思维,谱写了中国诗歌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他志向远大,自负而自信,肯定自己,赞美自己,欣赏自己。但是,他不想做章句腐儒参加科举考试,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求仕老路,而是想学“八十西来钓渭滨”的姜太公,因缘际会,凭自己的名士风流而为帝王赏识,进而由布衣而卿相,大鹏展翅,扶摇万里,完成自己的宏图大志。
这种“求仕”方式,使得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道路。现存李白诗作中有大量的干谒求仕、酬赠往还的作品,清晰地记录了李白为走上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梦想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二十岁时,他以诗谒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苏?F,“?F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他曾以文谒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留下了让人肉麻的诗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与韩荆州书》)。在长安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唐玄宗妹)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即使是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誓言之后,肃宗至德元年,永王李?U出师东巡,李白五十六岁,应邀入幕。翌年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永王兵败,李白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上元二年,李白六十一岁时,闻史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派兵***,请缨入其军幕,但因病而半道还。凡此种种,从李白的实际行动来看,李白似乎一辈子都在以实际行动“摧眉折腰事权贵”。
二、家庭地位:彻底断了他“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退路
李白的朋友魏颢,在其所撰写的《李翰林集序》中说道:“(李)白始娶于许……又合于刘……次合于鲁一妇人……终娶于宗。”在这四次婚姻中,李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唐高宗时左相许圉师的孙女儿许紫烟(一名许萱),还有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叫平阳,小名明月奴;小的是男孩,叫伯禽,小名颇黎。这次婚姻,连同最后一次娶武则天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李白的身份都是“赘婿”,是“见招”,也就是上门女婿。
在我国古代,上门女婿的社会地位是相当低贱的,做上门女婿被当时人们视作“异常之举”。男子汉肩负着顶门立户、传承血脉的大任,而女子出嫁到男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儿。唐人对于“赘婿”一词的释义,就表现出当时基本的世俗观念,即对这种异常现象的鄙视和不齿。司马贞在注释《史记?滑稽列传》时,在“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条文上注释道:“女之夫也,比于子,如人疣赘,是余剩之物也。”意为:做女人丈夫,像他这种应招上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