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心理学在部队预防犯罪工作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学在部队预防犯罪工作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5/19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学在部队预防犯罪工作中的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羅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下个世纪每5人中将有1人存在不同的心理疾病,全世界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已跃升到第二位。有人称心理疾病为“21世纪的杀手”。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达1000万人,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人为数更多,每年死于自杀者高达14至16万。这种严峻的形势必然给部队带来冲击和影响。为此,江主席指示要重视青年官兵心理研究,总部、政治部首长也要求干部学习心理学,运用心理学做好工作。为贯彻落实首长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我部与有关专家合作,对基层官兵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围绕如何运用心理学做好预防犯罪工作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蚁一、运用心理学加强部队预防犯罪工作的意义荿   运用心理学做好预防犯罪工作是保卫工作形势变化的需要。武警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其特点突发性强,政治色彩浓厚,地点难以预测,规模、时间差异大。使广大官兵身心长期处于高强度应激状态,加之严格的训练,封闭式管理,部队精神疾病和心理疾患明显增多。‰,‰、‰,明显增高。心理问题在武警部队客观存在,不可忽视、不容回避。今年1至5月,部队因精神心理疾患杀人、自杀事件共12起,与去年同期比明显增加,给部队的管理和稳定都造成严重影响。在新时期部队管理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它和部队基层建设戚戚相关,官兵的心理因素成为部队稳定的重要因素。要全面加强部队基层建设,必须重视研究官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做好预防犯罪工作。蚆   运用心理学做好预防犯罪工作是提高保卫工作科技含量的需要。武警官兵违法犯罪有其特殊的危害。一巨大的破坏性。武警官兵因为担负的任务性质决定可以直接接触枪支弹药等武器装备,一旦发生违法犯罪破坏性巨大。某部战士高XX在监狱执勤,和战友闹矛盾相互撕打,因听对方说只要我不死就整死你,即产生杀机,遂用执勤用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当场将其击毙。二是强烈的震惊性。部队重大的恶性案件一旦发生,就引起社会震动。李沛瑶被杀一案,不仅使国人惊诧,甚至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严重损害军威、国威。三是影响的恶劣性。云南森林总队战士杨XX盗用武警车牌贩运冰毒5800克,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做好武警部队的预防犯罪工作,维护部队的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不辜负江主席“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殷切希望,各级领导要清醒的看到部队官兵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充分认识预防犯罪和加强部队建设的一致性。用心理学提高预防犯罪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强预防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肅二、武警官兵违法犯罪的心理特征肂   任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在犯罪人内在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下发生和变化的。心理先于行为,心理支配行为,没有心理支配的行为是不存在的。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预防犯罪的重点要放在有犯罪心理的人上。犯罪心理的产生,一般遵循“正常心理→不良心理→不道德心理→违法心理→犯罪心理”的发展过程。了解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心理发展规律,提早采取措施,减少和削弱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增加和强化积极心理因素的作用,是运用心理学做好预防犯罪的关键,武警官兵违法犯罪心理特征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