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文档名称:

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文档.doc

格式:doc   大小:312KB   页数:8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文档.doc

上传人:1723063821 2019/5/19 文件大小:3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文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2010-2020年)华蓥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二月《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编制说明一、《规划》编制过程华蓥市政府于2009年9月正式委托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进行《规划》编制。在华蓥市政府,以及发改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经过对华蓥市的初步调研和资料收集,规划编制组于2009年9月底形成《规划》初稿。初稿经广泛征求华蓥市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后,于11月形成了第二稿。在第二稿的基础上,课题编制组与华蓥市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以及各部门进行了深入座谈。在充分采纳各个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三稿。其后,又与华蓥市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华蓥市市委主要领导的意见,对《规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与华蓥市已经出台的有关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几易其稿后,于2010年3月形成了《规划》送审稿,并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正式报送了国家发改委。2010年8月根据国家发改委反馈意见,又对文本进行修改。在2011年初依据《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文本再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稿。同时,2011年2月,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了最后评审。二、《规划》的编制依据《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编制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的指导意见》(发改东北办[2009]2173号)、《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2010~2020年)》、《华蓥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四川省华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四川省华蓥市“十一五”中后期工业发展规划(2007-2011)》、《华蓥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华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总体规划》、《华蓥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华蓥市工业发展布局概念规划》、《华蓥未来五年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2009-2013)》。三、《规划》的主要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规划》共分为九章。分析了华蓥市在转型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城市转型的战略、定位与目标,对发展接续产业、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相应提出了有关保障能力建设、政策措施、实施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转型的背景和条件:对华蓥市转型中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转型面临的四大挑战和四大机遇,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概况做出了评价。——转型的总体构想:《规划》提出了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提出城市转型需要完成四大任务:发展接续产业、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支撑保障能力。围绕这四大任务,需要重点实施四大战略:产业转型战略、民生为本战略、森林华蓥战略、开放合作战略。通过完成重大任务和实施重大战略,华蓥市要建设成为四川川东区块经济重要增长区、四川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示范区、成渝经济区广渝合作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到2015年和2020年,GDP分别达到158亿元和290亿元。——区域空间布局和优化:《规划》提出华蓥市要依托现有路网结构、城镇布局、产业分工,有序引导人口、产业向相关区域集聚,形成“一核、一轴、一山、一带”的城市布局。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为原则,形成工业产业转型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积聚区为重点的产业空间布局。——接续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建筑业:延伸新型建材产业链,加快壮大机电产业,提升轻纺产业,做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强建筑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和其他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稳定发展粮油、大力发展速生林竹、加快发展特色果蔬、积极发展草食牲畜牧业。——重大社会问题解决:《规划》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再就业扶持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加快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改造棚户区和农村危房。——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规划》提出要加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少工业污染、整治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强化治污减排;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加快交通、水利、城乡和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全面修复资源运输导致的交通基础设施破损,加强以高等级公路网和铁路为骨架的区际通道建设。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抓好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工程、防洪设施、高标准农田设施等四大重点。在城乡基础设施方面,努力建设中心城区,配套完善城镇功能,加快新农村及村庄建设。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