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全国卷解题技巧.ppt

格式:ppt   大小:386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全国卷解题技巧.ppt

上传人:1557281760 2019/5/21 文件大小:3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全国卷解题技巧.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全国卷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高考选择题题量与分值;分析:题量少,分值高,风险大。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得选择题者得天下”。12x4=48一、解决方法(选择题要拿高分)(背)、,多练精评,提高训练效率(做)错题归因(主要有四)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二思维不全,错误连连三技巧不熟,跌跌撞撞四心态不稳,前功尽弃二、题型分析与技巧题型一文字类材料选择题【题型特征】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往往是材料强调的重点):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解题技法】注意:浓缩材料找大意,强调题干与选项的完全对应(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材料信息强调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这实质上是在肯定小农经济对农耕的促进作用,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所以C项正确。春秋末年,铁犁和牛耕的出现,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A项表述与材料因果关系颠倒,故排除。农业收益的增加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且材料未体现出战国时期农业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规模小且脆弱,再加之土地私有易导致土地兼并,从而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增长,故D项错误。(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B.“家天下”。据材料信息可知,年幼的皇帝往往封外戚(舅舅、外祖父)为列侯,用他们来辅政,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这正说明了皇帝的母亲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符合题意。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表明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但并未说明重用外戚是为了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反对外戚干政,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题型二图表类材料选择题【题型特征】(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的命题形式。(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1.“三看”①看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②看表格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③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2.“四注意”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