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民主执政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重新解读.docx

格式:docx   大小:6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主执政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重新解读.docx

上传人:pppccc8 2019/5/22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主执政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重新解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主执政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重新解读实行民主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要求,也是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实行民主执政,离不开贯彻民主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的基本原则,也是实行委员会制的决策规则要求,人们对此已达成共识。然而,实践中,实行委员会制的“一把手”不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把“民主”变成个人专断,把个人专断变成“多数人民主”,一人可以魔术般地变成“多数”,把“一言堂”变为“多数人同意”,是长期以来“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经常遭遇的最大挑战。它既有认识和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有政治体制的症结。在民主执政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目标追求的时代里,重新解读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十分必要,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执政的基本前提。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的实质是决策主体行动的原则,不是思想的原则;是决定行动方案,不是讨论思想统一。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三个以上的多数人在一个行动上怎样才能一致,并不是思想上怎样才能统一。民主原则是以相对多数或绝对多数表决结果来决定执行方案,其核心词是“多数”和“执行”,而不是“一言堂”和“统一思想”,因为少数服从多数,不是少数人的意见服从多数人的意见,而是少数人仍然有权利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少数人的行为必须随从多数人的行为方向,这显然不是确保意见的统一,而是保证行动的一致性。从这个角度说,试图通过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的酝酿操作达到“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意图的认识是有误区的,其做法是有悖于民主原则的精神实质的。而在实际工作中,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误解为思想原则的事例屡见不鲜,其运行的结果往往是“多数服从少数”,这也正是为什么需要重新解读民主原则的思考基点。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的价值取向是“合理”,而不是"正确”。这种合理的评价标准或参照系是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策和协调利害得失。合理不等于正确。多数人意见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人意见的正确概率会比一人或少数人意见的正确概率高一些,因为通常个人理性是有限的。即便如此,采用民主原则选择的方案是否正确,在决策之初还是难以作出正确与否的价值判断的,只有由后来的实践去检验和证明。经过实践证明确实是不正确的,再一次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进行矫正。这种民主原则的重复使用,会使初始决策不断趋于完善,接近“正确”;即使有失误,也容易得到及时纠正,不会一错到底。认识这种“合理”的价值取向,压滤机滤布其现实意义在于改变民主决策一定是“正确”决策的****惯认知和思维定势,确立决策需要不断完善的理念和行为模式。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最精彩部分是民主讨论的过程,民主原则的精髓是尊重不同意见。讨论是什么?讨论是多数人的事情,一个人不存在讨论问题。多数人讨论,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每个人都应坚持“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理念,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讨论不是聊天或相互吹嘘,也不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表明态度或进行表决,而是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形成各种不同意见和多种选择方案。如果只有一个人的意见或者只有一个方案,实际上就不需要讨论和表决,即便需要,也只能是形式而已。存在两个以上不同意见,是使用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的前提,如果没有不同意见,'‘服从”也成为多余。如果在“正确”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