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大棚洋菇茑高产栽培技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5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棚洋菇茑高产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19/5/28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棚洋菇茑高产栽培技术.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棚洋菇莺高产栽培技术菇莺,学名酸浆(拉丁文名Physalisalkekengi),为茄科酸浆属草本植物,原产中国。菇莺按颜色可分为红菇莺和黄菇莺,其中黄菇莺又称洋菇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生津开胃,美容养颜。果实成熟后,气味芳香,口感香甜,属稀特水果。2007年凤城市发展大棚洋菇莺栽培,到2013年栽培面积达到1800亩,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成为凤城市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兴产业。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整理如下。一、育苗1•种子处理2月下旬在温室内育苗,种子先用25*温水浸泡20分钟,然后放入5(TC热水中不断搅拌,保持水温10分钟,之后加入凉水,将水温降至25〜30°C,转为温水浸种,12小时后捞出催芽。2•催芽播种将处理过的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在大碗内,温度保持25〜301,待80%以上种子露白后播种。种子均匀撒在沙箱内,覆盖1厘米细沙,浇足水后盖上地膜。播后管理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C,夜间12〜15°C。种子拱土后撤下地膜。出苗后间除过密苗和弱小苗。分苗当苗长至3片叶时进行分苗,将其移入规格为8厘米X8厘米的营养钵内,每钵栽植1株。钵内营养土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一般采用大田土6份、腐熟有机肥4份,过筛后每立方米加入复合肥1公斤混拌均匀,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1000倍液进行消毒,药味散尽后装入营养钵。移苗后放入育苗畦,浇足水。育苗畦建在温室中部地势较高地块,。全部苗移入后,扣严小拱棚棚膜。分苗后管理苗移入前3天,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C,夜间10〜15°C,以利缓苗。3天后温度下调,白天保持在22〜25°C,超过25°C要进行放风,夜间10〜13°C。白天打开小拱棚两端放风,排除潮气,减少病害发生。营养钵内土壤要保持见干见湿,前期无需浇水。后期7天左右浇水一次。每次浇水前进行“倒苗”,防止苗大小不一。对弱小苗进行偏施肥,促进生长。定植前一周,将温度逐渐下调,进行炼苗,防止“闪苗”。二、定植前一年上冻前,深翻大棚土壤30厘米,亩施入农家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做成宽80厘米、高30厘米高垄,利于早春土壤升温。定植前一个月(2月初)扣大棚膜,进行棚内升温。定植前3天,覆盖地膜,打好定植孔,孔距50厘米。3月下旬,当棚内夜间温度稳定在109以上、苗一般长至5叶1心、苗龄35〜40天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栽苗,并确保定植后3天均为晴天。定植时将苗从营养钵内小心取出,放入打好的定植孔内,苗坨据地面2〜3厘米,用暄土围好,每穴浇水1公斤,待水渗下后用土盖严,与地面持平。三、、湿度定植后一周为缓苗期,以保温为主,白天不需放风,提高地温和棚温,促进扎根。缓苗后到开花期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1,夜间不低于15°Co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C,超过30°C要进行放风,夜间15〜18°C,保持温差10°C左右,以提高果实含糖量。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2•水分缓苗后浇一次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