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docx

上传人:wz_198614 2019/5/2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摘要: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朝廷,洋务派眼中的英雄,他也是清流派,革命派眼中的“奸臣”。纵观李鸿章一生,他是一位优秀的外交人才,是近代化脚步的推进者,但也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是错误边防政策的制定者。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关键词:李鸿章;近代史;功过;一、李鸿章生平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他为李中堂,亦称李合肥。谥文忠。他是晚清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同时他也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他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光绪皇帝将李鸿章树立成“忠臣”的榜样,要求人臣模仿。他代表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等条约。同时他本人也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二、李鸿章的功李鸿章一生都在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他主张洋务运动,采取了编练新军等措施。企图通过器物制度的变革来振兴大清,但是这仍然无法改中国落后的面貌。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也曾据理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国家的损失。他作为一个外交家,也曾只身前去同列强谈判,最终实现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奈何国力羸弱,清朝***不堪,他虽有报国之心,但却无报国之力。(一)兴办国防,,建立海军及舰队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海防放到战略地位的大臣,李鸿章见证了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他深刻体会到建设海军的重要性。十七、十八世纪,西方进入了海洋时代,新航路的开辟,造船技术的提升,让他们不再只满足于进行简单的货物交易。晚清仍然处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李鸿章是地方实力派大臣,他比中央的大臣更清楚国内当时的形式,而且更知道海防建设的重要之处。因此他提出了重海防的思想。在他的主持下,清朝建设了由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舰队组成的海军。,仿制洋枪洋炮。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李鸿章就派出过一个出国军械采购团,到西方先进国家进行先进武器的参观和采购。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局,1867年,由虹口迁至高昌庙,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兵工厂部分人称制造局。后分别改称“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厂”。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1月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要展开近代化的军事变革,有必要从人才的培育下手。在李鸿章的推动下,一是选送可塑之人出国学****北洋水兵绝大多数管带,也即是舰长都有留学英国的阅历。二是树立新式军校。1880年他“参酌西国陈规”,兴办了天津水师书院,培育炮船、快船和铁甲舰所需的技术人才。在其时,树立水兵校园,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新事物。美国水兵学院也不过树立于1884年。所以,李鸿章创设天津水师书院,即我国近代水兵学院,真实能够说得上是一件“开北方****尚之先,立我国兵船之本”的大事!此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