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ppt

格式:ppt   大小:722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ppt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5/31 文件大小:7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隋唐五代时期的朝代更替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隋;(581年-618年)唐:(618年-907年)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二、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㈠,大食入侵,兵败被杀,萨珊波斯灭亡伊嗣俟之子卑路斯避居波斯东部,建立流亡政权卑路斯向唐朝“请兵救援”在卑路斯所在的疾陵城设立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在大食威逼下,卑路斯入唐朝,被封为右武卫将军,在长安设立火祆寺唐朝册立卑路斯的儿子泥涅师为波斯王,客居长安唐军混送泥涅师到吐火罗泥涅师复返唐,(东罗马)强大,加强与东方的往来通过文物考究,隋唐与拜占庭的交流十分频繁。例:拜占庭金币的发现有学者认为,在6世纪中叶以后的一个世纪中,拜占庭金币可能成为高昌地区流行的国际标准通货。,中国进一步确立了中亚文化中心的地位。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和日本都加强了与隋唐王朝的联系。新罗积极发展与隋唐的关系,拉动中国力量介入半岛事务。在唐朝的帮助下,,唐朝对外交通的繁荣是在隋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隋朝的北道从敦煌可到达欧亚各国,最后到达地中海中道从敦煌经新疆,可到中亚,最后到达波斯湾南道出敦煌,经新疆,可到南亚,最后到达印度洋对外陆路,还有与印度的两条通道:一为吐蕃、泥婆道(西藏经尼泊尔至印度)一为安南通天竺道(安南都护府到印度,还可到老挝、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隋代大运河的开凿;隋唐的强盛和文化的昌明吸引了各国远渡重洋来中国。造船能力加强,具有远航能力。经航海来中国的外国船队增加,可以横渡印度洋,体现:抵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唐代南海商道可抵达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报达(巴格达)唐代与东亚的新罗、日本的多条海路。自登州(山东蓬莱)至新罗王城;自明州(浙江宁波)或扬州至今韩国全罗南道的灵岩;唐代与日本的海路有北路、南岛路和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