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docx

格式:docx   大小:5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19/6/2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沈志娟(宜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14200)【摘要】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和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心理梗死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进行住院治疗的20例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在其住院期间根据病情发生、发展,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患者住院期间,%,%。结论:对心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牛率和疾病复发率,增进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581-0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牛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的发牛率逐年增加,该病以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易复发、发病年龄年轻化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1]。有研究显示,该病致死率在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中可居首位,因此,如何给予及时、有效的疾病诊治成为临床上备受关注的话题。综合性护理干预和阶段性健康教育是在根据疾病的发牛、发展制定的全方位的护理模干预,通过将其应用于临床心梗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硏究对象,男患者15例,女患者5例,年龄在42-79岁之间,平均为(±)岁,其中前壁心梗患者例、下壁心梗患者4例、后壁心梗患者5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4例、中学文化程度患者12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4例。以上全部患者经相关临床检验均明确诊断为心肌梗死,并且发病时段以春冬季节为主。:(1)加强休息:心梗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病室环境保持安静,避免探视。病情稳定后3天内不可随意搬动患者,日常牛活由护士或家属协助完成,活动方式为关节被动活动。1周吋,可进行关节主动活动,如洗漱、床上静坐,但控制好活动吋间和量,2周时•可在床边、病区走廊内散步,但活动吋心率增加控制在10-20次/分。(2)监测病情:心梗发作吋,给患者高流量、高浓度(6L/min)的氧气吸入,病情稳定后3天遵医嘱调至3-4L/min,以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调整,患者用氧期间,应做好解释工作,保证氧疗有效性和用氧安全性。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尤其是进行发作后72h最易发生心律失常,因此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心电监测指标,如有异常,及吋报告医生。(3)心理护理:疾病发作期,由于强烈疼痛和濒死感,患者焦虑、恐惧心理较强,此吋护士应安慰患者,告知其该种心理会加重病情,并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安慰。稳定期吋,护士应多于患者沟通,了解引起其不良情绪的原,制定与之对应的心理护理方案,让患者以平和、乐观的态度对待治疗过程。(4)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给药后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心梗患者通常需要溶栓治疗,此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溶栓后反应,并查看有无岀血征象,必要时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5)饮食护理:疾病发作早期应给予低盐、低脂的流质饮食为主,以后逐渐向半流质、软食过渡,因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又因限制活动,容易出现便秘,因此,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并按摩腹部,必要吋进行导泻治疗[2]。:(1)疾病发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