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儒家经典心得体会篇一:学习儒家文化心得体会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培养思想道德河南店小学李少娟4月16日上午,我有幸听到了韩天露教授的一节视频讲座《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韩教授对儒家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学说要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使我对儒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将听课感受反思如下: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国家发展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而教育担负着为国家育人的重任。“学生的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当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一个个有着丰富的知识和超群的能力,但是缺乏为祖国效力的思想,甚至一心想着出国享受,那么我们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又有什么用呢?奥巴马说过:“经济长盛不衰,教育举足轻重也多次走进校园发表讲话,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要求,提出希望,可见教育育人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把育人当成工作的首要任务,着眼未来,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社会的稳定发展,培养出有着过硬思想素质的合格公民。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素质,对于我们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据统计,,教师所读书目中还包括了教材和教师用书,这一统计结果使人触目惊心,暴露出了国人不爱读书的缺点。因此,在本次学习中,邯郸市教育局局长告诫大家,一定要多读系统性的文学著作,网络中碎片状的“心灵鸡汤”会像毒品一样腐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欲罢不能,沉迷其中。长此以往,似乎了解了许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杂而乱,使我们缺乏了对系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三、“仁义礼智信忠孝悌”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强调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准则。尤其是“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由于缺乏了诚信,使我们的社会变得冷漠,人与人之间少有关爱和信任。所以,我们的社会在呼唤诚信,“诚信”被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由此看出,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倡导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此次学习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动,我要将本次所学在工作中实践,不断丰富自己,更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我的教学中,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道德标准要求的合格人才。篇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