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9/6/5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1盐的妙用有哪些? 13反胃的时候喝盐水 13用盐预防牙周脓肿 13在蚊虫叮咬后用盐消红肿 14盐水泡脚消疲劳 14用盐防止纯棉衣物掉色 14用盐水煮新买来的砂锅 15盐的保健作用 15盐水洗脸的好处 16盐水洗脸去黑头 16盐水洗脸消炎去肿 16盐水洗脸能祛皱 17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发布?答:2011年9月15日,由卫生部发布《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标准号为GB26878-2011。2.《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实施?答:2012年3月15日,《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 3.《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了食用盐产品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离子计)为20mg/kg至30mg/kg,碘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为±30%。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4.《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什么?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各地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碘盐中的碘含量,使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5.《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有何不同?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相比主要有3点不同:(1)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由原来的加工水平35mg/kg下调至产品水平20mg/kg—30mg/kg。(2)缩小了食用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的允许波动范围,由原来的35mg/kg±15mg/kg(相当于±43%)调整为所选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3)新标准中的食用盐碘含量可以选择20mg/kg、25mg/kg、和30mg/kg三种加碘水平,各省(区、市)可结合病区类型、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饮食习惯,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省(区、市)为单位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食盐。?答: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幅员辽阔,食盐的摄入量区别较大,多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同地区人群尿碘水平高低不一,统一的盐碘含量标准不能满足人群尿碘水平都处于适宜水平。为此,《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允许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盐碘含量平均水平,使人群尿碘含量较高的地区回归适宜水平。?答: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国办发〔1994〕88号)中明确规定,我国盐碘含量(以碘离子计)是:加工为50mg/kg,出厂不低于40mg/kg,销售不低于30mg/kg,用户不低于20mg/kg。此后,进行了两次盐碘含量标准的调整。第一次调整在1996年。1995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显示,由于食盐碘含量没有规定上限值,结果导致部分地区盐碘含量过高。为此,1996年,我国政府规定盐碘含量不得超过60mg/kg的上限值。第二次调整在2000年。1999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显示,由于碘盐中碘含量过高导致儿童尿碘水平偏高。为此,2000年,我国政府将盐碘含量标准调整为加工35mg/kg,碘含量的允许波动范围±15mg/kg(20mg/kg—50mg/kg)。?答:食盐碘含量的动态调整是正常的,我国已对食盐碘含量进行过2次调整,这是第3次调整,以后依然还有可能调整,但是每次调整都要基于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答:新标准对食盐碘均匀度的要求更高了。旧标准食盐碘的均匀度波动为43%,而新标准均匀度波动为30%,标志着新标准食盐含碘量更加均匀了。?答: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12〕10号)明确规定,2012年3月15日起,碘盐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新标准生产碘盐。2012年3月15日以前生产的碘盐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产品未注明保质期的,可以销售至生产日期之后3年。《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食品加工企业可以使用新标准范围中任意碘含量的碘盐。《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餐饮业应当使用所在地确定的新标准碘盐。?答: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但是碘缺乏危害是自然环境缺碘造成,而自然环境缺碘状况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不食用碘盐,人们又会因摄入碘不足而受到碘缺乏危害。为此,我们要世世代代食用碘盐。?答: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主要损伤婴幼儿的脑发育而影响人口素质,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