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许昌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许昌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19/6/6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许昌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许昌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重要战略布局的攻坚时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实施“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高标准粮田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为抓手,理思路、拓途径、转方式、求突破,实现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总产”的思路,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通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推进田间工程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跟进,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238万亩,占规划面积的83%。依托高标准粮田积极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建设万亩示范方36个,示范方超吨粮田比例达到100%。全市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丰产丰收,亩产位居全省前列,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蔬菜、瓜果、畜产品、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2、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明显。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8家,其中省级以上51家,国家级3家。培育众品肉制品、花艺花木、天和蔬菜、思源面业、世纪香食用菌等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拉长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合作社不断规范,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达1912家,,市级以上示范社147家,其中省级26家、国家级8家。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全市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425家,从业人员1508人。农村种养大户呈现快速发展,经营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各类专业种养大户达3832户。3、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增强。新建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40个,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组织387个,每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0余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650万亩次。物联网技术、数字化远程监控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逐步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明显,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农民负担监管常态化,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5个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蔬菜、水果、食用菌和水产品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16万亩,绿色食品产量7万吨。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探索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建设。5、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8万亩,%,市、县、乡土地流转服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8个县级服务中心,48个乡级服务站。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农村水利林业供销改革持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6、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0年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大中型沼气、通信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二)“十三五”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又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1、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政策环境日益宽松。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持续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台的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发展基础日益坚实。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土地流转面积逐步扩大,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质量效益得到提高,农业发展方式正在逐渐转变升级。同时,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发展活力得到激发,这些都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支撑。新型业态不断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将进一步厚植农业发展优势,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