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概述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 施工概况及工程量 12 施工方案选定 一般常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 本工程使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选择及分析 33 施工准备 质量技术准备 人员准备 机具和材料准备 现场布置 44 进度要求 55 施工过程 工艺流程 施工方案 搭设跨越架的技术要求 66 职业健康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风险预测及控制措施 安全施工作业票 文明施工与环保 117 应急措施 应急组织机构 基本原则 紧急联络 应急救援措施 12概述编制目的确保实现110KV线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计划和目标,满足合同规定,认真学习新工艺、新技术,严格按设计图纸、验收规范施工;认真执行程序文件,加强工序控制;认真执行本工程制定的检查验收制度,加强安全质量监督;确保本工程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订本措施。《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电力行业标准DL5106-199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送电线路)》-20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2号;《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国网(基建/3)176-《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力公司发布)。《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国网(基建/3)187-《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248-2008;、文件及变更,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1年版)。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110KV线路工程的一般跨越架搭设、看护、拆除等施工工作。施工概况及工程量经过现场勘测了解,对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下表。,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性质的跨越架:甲型架:适用于架高超过15m的35kV及以上电力线跨越架。结构型式:双面双排桁架、且封顶;顺线路装斜撑杆对地夹角不大于60°,架顶要打拉线。架子平面内装十字和方框撑杆;双排架的两平面间装设叉型撑杆,如下图:乙型架:适用于架高在15m以下,跨越35kV电力线路以下电压的架子。结构型式:双面桁架、封顶。顺线路侧面设斜撑杆及稳固拉线,斜撑杆及稳固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60度,桁架平面内装设十字撑杆和人字撑杆,平面内装设叉杆。丙型架:适用于搭设跨越公路、Ⅱ级通讯线路及低压配电线路等架子。结构型式:双面桁架,并封顶,架子平面装设十字撑杆或人字撑杆,顺线路装设斜撑杆。如下图:甲、乙、丙型架的封顶形式有尼龙绳和杉杆(竹竿)两种形式,如下图:丁型架:适用于跨乡村大道、Ⅲ级通讯线路、广播线的架子。结构型式:为单面A型桁架,平面内装十字撑杆,顺线路设支撑杆,如下图:本工程使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选择及分析本工程部分跨越可选用以上跨越架搭设形式,特殊跨越需根据本工程制定的专项特殊跨越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施工准备质量技术准备凡参加搭设跨越架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熟练掌握跨越架的搭拆程序和有关技术标准及安全距离要求,并设安全监护人。凡跨越公路、电力线、通讯线和交通车辆、人、畜频繁通过的乡村大道以及果园和大棚均应搭设跨越架。通过一般的土路可不搭设跨越架,但需采用挖地槽的方法将牵引绳和导引绳埋入地下,并设专人监护。对搭设跨越二级及以上的公路、35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和Ⅱ级及以上的通讯线路的跨越架时,均应由项目经理部派人事先与被跨越物所属单位取得联系,办理必要的协议,施工时邀请对方人员对现场进行监护。所搭跨越架必须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凡跨越10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Ⅱ级以下通讯线路、乡间公路和果园、大棚的跨越架,由施工队组织检查验收。其余跨越架由项目部组织检查验收。搭设跨越架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搭设时必须遵守技术要求和安全工作规程,不经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更改。被跨越的带电线路采用重合闸装置时,跨越前项目经理部应向带电线路的运行单位申请退出重合闸,若开关跳动时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