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综论音乐对人生理及心理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论音乐对人生理及心理的影响.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6/9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论音乐对人生理及心理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音乐本体与人的生存、情感的关系1、音乐首先是一种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其通过时间展开,以声音作为媒介,靠人的听觉来接收,这也是音乐与其它艺术的本质区别。艺术的本质是表现的,其源自于生活而高于、抽象于生活。可以从艺术的起源看得,最初艺术是与生活合在一起的,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艺术可以表现生活的本源和抽象的存在。因此,再没有艺术学****基础的人,其前意识和潜意识都有艺术抽象的存在,也能够受到艺术表现的感染,对于现代人,这个能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音乐在这些方面上也不例外。然而,音乐相对于一般的艺术形式而言,其擅长表现的方面是很独特的。首先,音乐的表现是非直观的。人们看到文字“鸟”,定可以联系起鸟的形象;人们看见鸟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等,甚至看到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扮演鸟,受众都可以在大脑中投射出鸟的种种形象。不过,音乐并不擅长来描述现实世界,其很难像之前所列举的事例那样来描述一个现实世界的鸟。其次,音乐的表现是非言语性,它很难写实的、逻辑的来描述现实事物或者一件事情,这样一来,就能让语言能力欠缺的人也有机会通过音乐来交流。由于音乐在本体上的种种特殊性,决定了音乐擅长的表现对象和表现方式都是有自身的特点和逻辑。音乐最擅长表现的是人的情感情绪和抽象的宇宙运行规律或抽象的人(小宇宙)的生理存在规律。可以说,即使音乐试图表现现实事物、事件都是要经过人的情感与感觉作为中介来指向的,简单的说就是音乐-心-事物(事件)。音乐的表现是通过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来实现的。生理层面的主要是听觉刺激,而听觉刺激的声音的源头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波,声波对人生理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过低过高的频率(次声波、超声波)、过快或过慢的节奏(嘈杂的噪音或长时间不变的单音)和过高的振幅(音量过大)都对人有损害。声音不但是对人有生理方面的影响,并且对其它的生物也一样有影响:有人做过实验,向2组小麦每天播放一定时间的音乐,一组播放古典音乐,另一组播放摇滚音乐,其结果是,听古典音乐的那组小麦增产了,而听摇滚音乐的小麦却会减产。音乐对植物都会产生如此明显的生理影响,那么对于高等动物的人来说,其影响要远大于植物,毕竟音乐是人创作的,也是为人而创作的。也有人做过统计,如果长期爱听摇滚音乐、重金属音乐或无调性音乐的人容易暴躁且身体系统有紊乱的倾向;而莫扎特、巴赫的音乐则广泛用于胎教和早教,会使小孩的平衡协调感加强、性情温和、甚至提高智商和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总之,对人生理有益的音乐都是要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后文将论述),反之则有害。如果是以生理刺激为主的音乐,那么其必不能成为好的音乐,因为生理刺激只是音乐最为浅层次的外表,其丰富的内涵都以音乐的另一特性,表情性的目的而存在。也就是说音乐不但对人会有生理刺激,还会对人有心理层面的交流和影响。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诸多符号中,唯一可以直接表现情感的。像文字、美术等等其它的符号,它们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现情感。最典型的如美学名篇《二十四品》(诗歌的形式)中的那样,通过种种外部事物或环境的描写,让人感到身临其境,再让人产生情感反应;又如像梵高的名画《向日葵》,通过夸张的外型与色彩对比,是让图画这一本体,让人有疯狂和不安的感觉,而图画中的向日葵本身,并不是情感的直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