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蒁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蒆地球和地图袆第一节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⑷地球卫星照片⑸欲穷千里目,(见P5—P7)蒁薁纬线                         袇  经线(又名子午线)(见P6-P7)蚃袃经度(子午线)羁纬度薇 划分起点莅0°经线(本初子午线)蚂0°纬线(赤道)肀划分方法羈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螃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莁数值膀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荿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蒅数值范围蒄0°—180°(180°W和180°E重合)膀0°—90°(90°N(北极)90°S(南极))蒆表达方式芇度数+W或E 膃数值+N或S芀半球划分羇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0°-160°E)羂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蚄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莀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莇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约24小时)肄一年(365或366天)芁产生现象蝿昼夜更替,时间差异蚇昼夜长短变化,°夹角肈注:时间差异-位置越向东去,时间越早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仰视地球的自转为顺时针旋转,(见下左图)°薆平分莃春分蚁春季3、4、°N肅昼长夜短蚃夏至腿夏季6、7、°蒂平分艿秋分螈秋季9、10、°S莈昼短夜长腿冬至蚃冬季12、1、(见下右图)莈温度带莆范围蒅气候特点肃特殊地理现象蒈热带螇南北回归线间(°S—°N)膇终年炎热螂太阳直射薈南温带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间(°S—°S)薅四季分明薁无蚈北温带蕿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N—°N)芆四季分明薄无螈南寒带蚅南极圈与南极点间(°S—90°S)螄终年严寒莂极昼极夜袈北寒带肆北极圈与北极点间(°N—90°N)、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羄膄第三节    地图1地图:把大范围的地区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比例尺、方向、图例⑴比例尺a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缩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b大小: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画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较详细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画实地范围较大,内容较简略c表示方法: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数字式-1:4000000(1km=1000m=100000cm)节线段式- 0______100000    (厘米化千米去5个0,千米化厘米加5个0)⑵方向:a一般情况下,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b指向标定向: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方法是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再确定方向c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⑶图例与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牢记P14常用图例)              注记- 袈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⑵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⑶地形剖面图::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见P16、P17)山地  :等高线呈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