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粮食直接补贴不能代替价格支持
——欧盟、美国的经验及中国的选择
李成贵
内容摘要欧盟《2000年议程》和美国1996年、2002年《农业法》,都导入了与价格不挂钩的农产品直接补贴政策,但是,并没有取消价格支持和市场稳定政策。借鉴国际经验以及考虑到我国小农生产和粮食市场发育不足的现实,我国粮食政策的调整中,不能简单地把保护价收购改成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而应该构建一个由直接补贴(固定补贴)、价格支持(不固定补贴)和生产补贴等构成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直接补贴价格支持保护价收购
2004年中央计划从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补贴主产区粮农,但是如何补贴,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方案。从安徽省全省和吉林省东丰县直补试点的做法看,还存在不少不完善之处;而且考虑到今后我国粮食市场可能发生的情况,对粮农光有直补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补贴种粮农民,应该说国外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需要我国在相关政策设计时加以学习和借鉴。
一、欧盟、美国对农民直接补贴的主要做法
欧盟和美国政府对粮食的调控在很长时期内,主要是通过休耕计划和价格支持两大手段实现的,所应对的问题主要是粮食过剩。其核心目标是保障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但是,价格支持政策的效率低,并且与WTO的平等贸易规则相违背,所以最近10年,欧盟、美国都开始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这在欧盟《2000年议程》和美国1996年、2002年《农业法》中都有明确体现。
欧盟和美国直补方案的共同点是:①补贴与基础面积和单产水平挂钩,而不与当前的价格挂钩。其计算公式是,直接补贴额=直接补贴率×补贴单产×补贴面积。②补贴范围不局限于粮食,而是包括各种谷物,油料作物、蛋白作物、纤维作物等绝大多数作物,同时,对每一品种都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标准(补贴率)。
欧盟和美国直补方案的不同点是:①欧盟的基础面积为1989年、1990年、1991年的三年平均值,并且基础面积等于补贴面积;而在美国,补贴面积等于基础面积乘以85%,并且基础面积的确认较为复杂,简单地说,美国农民可在两个方案中选择其接受补贴的面积:一是1998-2001作物年度4年的平均种植面积,二是2002年生产灵活性合同面积。②欧盟的补贴单产是当前的单产,是每年变化的;而美国的补贴单产是固定的,但单产的确认也比较复杂,不同品种的单产水平的确认方法并不一样,较常见的是1998-%。可以看出,欧盟直接补贴属于“蓝箱”政策,而美国的直接补贴属于
“绿箱”政策。③欧盟有些作物的补贴率是固定的,有些则是每年都要变化的;而美国对每个品种的补贴都是固定的,比如,2002-2007年,,。
最近两年,由于新成员加入和WTO谈判的压力,欧盟内部经过激烈的谈判已经于2003年6月通过决议,决定从2005年开始逐步改变以前与当前单产挂钩的补贴方式,代之以“单一的农场补贴”, 以2000-2002年为基期,核定每个农民获得的补贴额,一经确定,补贴就与当年生产多少无关。可见,欧盟直接补贴已开始由原先的“蓝箱”政策转向“绿箱”政策。这一政策变化有一定的弹性,主要是允许成员国保留挂钩补贴的25%,并可推迟两年执行单一补贴政策等。
二、欧盟、美国农业补贴的基本经验
欧盟、美国在实行直接补贴的同时,并没有取消价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