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菩提心的修法.doc.doc

格式:doc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菩提心的修法.doc.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5/1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菩提心的修法.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菩提心的修法:彻底放下自私的心
菩提心的修法
慈诚罗珠堪布
菩提心的修法分三:一、菩提心的重要性;二、菩提心的基础——四无量心的具体修法;三、菩提心的修法。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个内加行的修法是发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说起来十分简单,但做起来却是非常不容易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放下自私的心。但是,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的自私心已经串****得太久太久,这个****气对我们来说是根深蒂固、极其浓厚的。积重难返,想立即将其铲除,自然绝非易事。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是先修慈悲心。我们为什么那么自私?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没有慈悲心,不为他人着想,一切的一切只是为自己打算。如果真正生起了比较强烈的慈悲心,菩提心也自然而然会大功告成,没有那么麻烦,没有那么困难。很多修法都是有诀窍的,掌握诀窍以后,就不那么难了。如果没有诀窍,让你当机立断地放下一切自私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一般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无论有多大的难度,我们一定要去做。
菩提心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因为,无论是修净土宗或禅宗等大乘显宗,还是修密宗,其出发点皆是菩提心,这是它们的共同基础。
比如,念佛人能否往生极乐世界,也要取决于他的目的。如果他认为轮回很苦,不愿意继续轮转其中,要到极乐世界去享受,那他往生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这就已经南辕北辙了,因为往生净土也需要四个条件,既然其中的菩提心已经荡然无存,又怎么能够往生呢?
禅宗讲明心见性,为什么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要做什么?其实,明心见性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转法轮、度众生。如果没有考虑度化众生,仅仅为了脱自己的生死而希望大彻大悟,就不是大乘佛教里的禅宗,只能是小乘法而已。
所以,一切的大乘法都需要以菩提心作为基础,密宗当然也需要。没有菩提心,所作所为的因从根本上就已经错了。倘若因地不正,必使果招曲迂,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
真正发起无伪的菩提心,就会不讲任何条件地付出一切。对菩萨的要求就是这样:自你发心学大乘佛法以后,就不允许为自己打算。
有人会反问,我们现在都是普通的凡人,不为自己打算,自己的事情又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地答复:如果你放下自己的事情,一心一意地投入、无条件地付出,那么,自己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成办,这毫无疑问。对此,有很多公案可以证明,历代高僧大德的传记无不是最佳的例证。所以,现在一定要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所有大乘佛教的基础,不发菩提心就无法修大乘法。无论是大乘法或小乘法,在法的本体上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比如,念一句六字真言“嗡玛呢巴美吽”,是大乘法,还是小乘法,或是密法呢?在它的本体——这六个字上面,并没有大乘小乘的差别,那如何来区分大小乘呢?就是要看你的动机,即你为什么要念六字真言。
若是为了得到世间的名誉、财产、健康、长寿等而念观音心咒,这就既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而只是世间法;
如果你念诵的目的是为了解脱,但只是为自己一个人的解脱,没有为其他众生着想,这个六字真言的念诵就是小乘法;
如果你念六字真言时,没有求世间法,而是求解脱;不但是求解脱,而且不是为独善其身,而是为天下一切众生的解脱而念,那么这句六字真言就是大乘法;
在这种发心的基础上,若具备了密宗所讲的殊胜见解和修法,如一切法本来清净和生圆次第的修法,以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去念六字真言,这就是密法。
这样,六字真言便有了从世间法到密法的各个层次差别。六字真言就是这六个音节,其上并没有这些分别,念出来的是同样的发音,但是由于动机、目的不同,就导致各种差别显现于其上。
同样的,在佛像前供一盏灯,是大乘法,还是小乘法?若不看动机,就说不清楚。如前所讲,若是为得到健康长寿等而供灯、烧香、拜佛,就通通和解脱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世间法;如果是为自己的解脱,就是小乘法;如果是为一切众生的解脱,就是大乘法;若再有密宗的智慧和修法,就是密法。
在一盏灯的灯芯、油和供杯上,是分不出大小乘的,在所供奉的佛像上也同样不能区分。如果以菩提心供养阿罗汉,就是大乘法;如果发的是世间的心(健康、长寿、发财、工作顺利),即使供养密宗的普贤王如来等,还是世间法。所以,法本无高下,关键在于发心。由于发心的不同,其结果就有着天壤之别。这相当重要。
在座的各位中也有许多人曾听闻过密法、接受过灌顶,也有很多是念佛或坐禅的人。那么,现在我们回头看一看,当你去接受灌顶时,是出于好奇心?还是觉得接受灌顶后,就会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收获?你是为了脱自己的生死,还是为了一切众生?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念佛人也是一样,你一心不乱地祈祷阿弥陀佛,为的是什么呢?还有,心里不起任何杂念的修禅人,你的目的又是什么?请大家都回头反省一下。
或许很多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那么,无论是为自己的解脱,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