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集三.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集三.docx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6/1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集三.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集三《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1 听了昨天的课程研修,比较以前的教学设计,虽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使我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面对新课程改革,深感惭愧。针对以上教学设计,我想作以下总结。本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三点:一、在面积单位的认识方面,没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从直观到整体上的认识,而过早地形式化了,对于重叠法与其它方法的结合学****及操作也不够充分;二、对于面积与周长的比较也没能及时指出,这也是在作业中出现这类错误的原因所在吧。学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面积的意义,在以后的学****过程中可能因此造成障碍;三、在面积度量上,对于度量的含义,度量单位的统一没能做到及时的点拨。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规律,精心设计每一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是我最大的收获。《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2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2、体会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3、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体验探究之乐,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建立三个面积单位的表象。为了实现第一个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点,我通过情境导入引入面积,:让学生拿起数学书,摸一摸它的封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再用手摸一下课桌的桌面,感觉哪个大;再请一位同学再来摸一摸黑板的面,谈感觉;接着总结能摸到的这些叫做这个物体的表面,物体的表面有大;最后小结:物体表面的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就是-----。:通过学过了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认识封闭图形,并认识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从而完整地认识和理解了面积的含义。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等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既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善于依赖直观的矛盾,还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运用具体实例,通过比较各种物体的表面和学过的封闭图形的大小,让学生充分认识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一具体的面积含义。为了实现第二教学目标和突破难点,通过创设观察比较、重叠比较、画方格比较等方法比较物体和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让学生参与“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而且使学生领悟到产生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紧跟着学****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学****1平方厘米是我让学生先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并量一量边长是否是1厘米,确认后,我让学生找出生活中表面与1平方厘米差不多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1平方厘米有多大,并在练****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在学生脑海中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特征,最后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量一量可桌面的面积。让学生自己画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认识: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量课桌面的面积,使学生体会到不方便,从而引出大点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激发学生主动学****知识的欲望。用同样的方法学****1平方分米,并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最后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量课室地面的面积,学生马上反应用1平方分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不方便,从而引入更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学****1平方米时,我设置了体验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