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驳手机不可以进校园论(驳论训练)赵雨康现在绝大部分学校老师不允许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他们认为学生会玩手机无底线,从而影响学习。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时代在进步,手机进入校园不但可行而且利大于弊。有人说手机进校园,会让学生产生攀比心理。要说攀比心,这种心里本已有之,不带手机,照样可以在衣服或鞋子方面形成攀比,这不是手机的过错。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学生现在用的大部分都是智能手机,价格也差不到哪去,产生攀比心理的情况可能有,但并非是大多数。这种说法明显是以偏概全了。还有人说学生是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校园使用手机,考试时会用,上课时会用,后果很严重。但我以为,这也是把手机当作了替罪羊了。自控能力差的人,就是不带手机进校也会玩别的,如看小说开小差睡觉吃东西等。自觉的人自然不会上课玩手机。不自觉的人,永远不自觉,与手机何干?在这里我想分析一下手机进校园的利。一是有利于学习。比如我们有个题目不会解,或者说是课上有知识听不懂,就可以上网搜一下。不用麻烦日理万机的老师,也不用担心去问老师会不会挨骂。那些因为内向而不敢走向老师办公室的同学,手机就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比如在做英语课外题时,有些英语单词不认识,以前只能使用那厚厚的英语词典,,时间就在翻书声中流逝,但你有了手机就不一样了,打开百度敲几个字母,就能立刻明了,有举例有详细分析,说不定上面还有个视频什么的帮助记忆。“这题目最后的答案算不出来就算了,毕竟很麻烦”很多同学算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你就不一样了,你用手机计算器软件一下子就算出来了。一是有利于保存资料。老师精彩的讲解可以录下来,漂亮的PPT可以拍下来,来不及记的笔记不要紧,录个视频。某天学校举办了一个大型活动,你用手机可以留下珍贵的记忆。三是有利学生的自我保护。某天上放学路上,你遇到了什么意外状况,或者自行车坏了,或者遇到了坏蛋,你可以用手机拨打父母电话,甚至报警都可以,有了手机,那都是分分钟可以做到的事。就像硬币有两面一样,万事都有两面性,手机进校园有弊,我不否认。但只要管理的到位,手机进校园,绝对是利大于弊。不让手机进校园,是因噎废食,是思想保守僵化的体现,是为教者的懒惰。手机是时代的产物,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我相信,手机允许进校园,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评:先归谬,再反证,思路很清晰。原作的说理已经有很大进步。举例多为模糊举例,很不错。恭喜你。我在修改时,重点加强了你说理的透彻性。还有语言修改方面,注意了得体和流畅两个方面。杨杰指导修改原稿:驳手机不可以进校园论赵雨康现在绝大部分学校老师不允许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他们认为学生会玩手机无线,从而影响学习,但我认为,时代在进步,手机可以进入校园了。有人说手机进校园,会让学生产生攀比心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要说攀比心,学生可以比衣服或鞋子,这种心里本已已有之,不是手机的过错,而且学生现在用的大部分都是自己,价格,也差不到哪去,产生攀比心理的情况可能有,但并非是多数。还有人说学生是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校园使用手机,考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