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说与剧本阅读的一般方法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来华强 2006年春
小说与剧本阅读的一般方法
(本讲共分四节)
第一节:小说与剧本艺术创造的核心――典型人物
第二节:怎样分析典型人物(即典型人物分析四步法)
第三节:要明辨小说中的两种现象真实
第四节:要善于超越道德化的判断而进入到社会历史的
判断
第一节:小说与剧本艺术创造的核心――典型人物
(本节讲三个问题)
一、文学史的实践表明,一部小说与剧本是否成功,取
决于这部小说或剧本是否塑造出了典型人物。
二、典型人物之于成功的小说与剧本是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不必不然。
充分必要条件: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
三、什么是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构成之三要素)
1:真实性
2:独特性
3:概括性
1:真实性
不是真有其人其事,而是按照生活和历史的逻辑会有其人其事。
不是指其人其事的真实,而是指其情其理的真实。
2:独特性
典型人物既符合着生活和历史的逻辑,又闪耀着艺术家天才创造的光芒。
在大千世界里,艺术家的天性、经历和价值观,决定了艺术家最终写什么和怎样写。
写什么。
怎样写。
典型人物是艺术家生命的外化。
3:概括性
典型人物总是概括着某种社会生活的本质,概括着某种人性的本质。
毛泽东同志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结论:
典型人物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熟悉的陌生人”;
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二节: 怎样分析典型人物 (即典型人物分析四步法)
一:对典型人物的基本认识。
二:对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
三:对典型人物之典型意义的揭示。
四:对作家塑造典型人物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