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儿科护患沟通技巧一、概念什么叫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交换信息、思想及感情的过程。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在护理情景中通过交感互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二、护患关系的特征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信任关系护患关系是群群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三、儿科护患沟通的特殊性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后,父母格外焦虑、紧张,从而对患儿过分照顾,在病儿面前夸大病情,并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家长的这种心态对病儿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对护士的不满倾向可以转变为病儿对护士愤怒和抗拒。因此,儿科护患沟通就分两个方面,一是与家长的沟通,另一方面是与患儿的沟通。与患儿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与家长的沟通和对他们的心理支持。四、沟通沟通的目的收集资料护理工作离不开对患者各种资料的收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除了通过常规的临床检查获得患者身体状况的资料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心理状况、需求以及患者对医院和护理工作的意见等,这些资料的获得必须通过沟通来实现。建立和改善护患关系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使护士获得患者完整真实的资料,而且在沟通过程中患者所体验到的友好态度、尊重、体贴等,能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从而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反之,则可能导致护患冲突。治疗或辅助治疗通过有效沟通所建立的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它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沟通也是一种影响患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调整或改变患者的观念、情绪和心态,在临床上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沟通的方式(一)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指沟通者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沟通行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约35%属于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二)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伴随着沟通而发生的一些非词语性的表达方式和行为的沟通形式。非语言沟通包括面部表情、声音的暗示、目光的接触、手势、气味、身体的外观、着装、沉默,以及空间、时间和物体的使用等。案例学龄期儿童往往因为住院影响学习而不安心住院。有一次一患儿闹情绪不愿吃饭,原来是因为学习临近期中考试而心中不快,便劝慰到:“你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应该知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保证学习优秀,争取早日康复。我们护士阿姨都认为凭你的好学、努力,一定会很快迎头赶上的。你自己说呢?”孩子懂事的点点头,表示立刻吃饭安慰性语言五、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1、尊重即相信人的尊严,重视每个人的人格,表现为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能容忍或接受患者的不同观念、习惯等。2、体贴体贴是爱心的体现,表现为能理解患者的痛苦和感受,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要。3、真诚真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态度,表现为护士真心实意地帮助患者,你能坦率地向患者说明能给予的和不能给予的帮助,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4、责任心责任心是对工作的态度,表现为对工作认真,对患者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