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村信用社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信用社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信息来源:省联社宜春办事处作者:胡林华本站收录时间:2009-12-23点击数:40670 作风,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处事所表现出的习惯、态度、方式、方法等的统称,可以说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领导干部作风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其理想信念、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优良的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事业兴旺发达和维护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领导作风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农村信用社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省联社提出今年为“机关效能建设年”,旨在转变信用社员工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营造干事创业,人心思上的风气,实现农村信用社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但是,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队伍建设和业务开展的作风问题,如不引起重视,迅速纠正,就会侵蚀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肌体,影响甚至葬送几年来的改革成果,重蹈人心涣散、经营维艰的覆辙。分析农村信用社领导干部作风现状,可以说主流是好的,特别是面对农村信用社新的发展时期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新诱惑,违法犯罪现象日趋减少,绝大多数干部员工能自觉加强作风建设,自觉预防腐败,做到清正廉明。但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学习不够积极主动。部分领导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理论钻研不深入,学习不够系统性,学习和工作没有统筹按排好。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上级的会议精神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不能很好地传达上级精神,促使基层员工不能及时了解上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执行力明显下降;二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有些领导干部对一些工作或问题往往是以听汇报为主,只是了解表面,没能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探讨。调研时与基层社主任干部交流的多,与员工沟通的较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事务性工作、各种会议以及工作应酬沟通上。特别是工作落实力度还不够大,在加快业务发展步伐方面,思想还不够超前,个别联社在处理违规违纪人员方面,有时顾虑多、反应不够迅速及时;三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还不够。自我批评的经常性还不够,与同志、同事的交流沟通也不够,使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加之深入基层社调研不够,这样就与基层员工交心谈心的机会较少,就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意愿与想法,不能从他们中吸取有益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四是不自觉主动地执行规章制度。极少数领导干部滥用信贷权力,还存在发放借名贷款、以贷还贷、以贷还息等现象,导致违规行为及案件还时有发生;五是工作缺乏创新意识。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迅猛发展,中小股份制银行竞相到地级市布局设点,金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可还有些领导干部存在保守求稳的思想,在经营指标落实上存在畏难情绪,缺乏超常规发展的思维,开拓创新的思路还不够宽,标准还不够高。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性(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加快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体制改革加速期、业务发展提速期。在这一时期,突出表现出业务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行业竞争与服务手段等诸多矛盾。农村信用社因行业作风建设滞后,其所表现出的种种不良作风实在令人忧虑、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发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快,以至于农村信用社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差距越拉越大。如果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抓得不紧,服务职能履行不到位,对存在的矛盾和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指导、做好协调、监督工作,全市农村信用社就很难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提升执行力的有力保障。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我省考察工作时提出的“三保”和“一弘扬”,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农信社作为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主动切实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较好的满足中小企业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走出了一条“支持中小企业,共谋社会多赢”的理性经营之路。如果没有好的领导作风,就不能有效执行和落实就得不到提高,综合实力、抵御风险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稳健发展就没有保障。(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随着农行、邮政储蓄和农发行业务迅速向农村扩展,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以及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大量涌现,农村金融市场细分步伐越来越快,对优质客户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领导干部的作风不正,势必弱化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影响发展,甚至危及生存。(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的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不实,会给农村信用社带来负面的示范效应,势必影响到服务水平的提升。所以,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