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皇帝别称.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皇帝别称.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6/1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皇帝别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蚆皇帝别称袆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羃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薀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莇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蚅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留心搜集了一些资料。下面列出部分,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皇帝其自称有寡人、君、朕等,由于某种历史原因或处于特殊场合不便直呼皇帝,人们往往以别称代之,在我们阅读史籍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肃东汉时有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乃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到了晋代仍然沿袭这种称呼,“国家年小,不出胸怀”。这里的“国家”即指晋成帝司马衍也。晋时也称皇帝为“天家”,这是因为皇帝自命为“天子”,故称帝王为“天家”,引申而为皇帝之别称,东汉蔡邕《独断》载:“亲近侍从称(.皇帝)曰大家,百官小吏称曰天家。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故称天家”就当时还有称皇帝为“官家”之说。羁人们在戏曲、文艺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况。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当至高无上的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倍显威严,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人们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在礼仪上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无此资格。袅唐代尊称皇帝为“圣人”,如王建《宫词》云“殿头传语金阶远,只进词来谢圣人。”在《新唐书•李辅国传》中则称皇帝为“大家”。宫中称皇帝为“宅家”,如云:“公郡县主,官禁呼为宅家子。”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其为“宅家”。至于把公主称为“宅家子”,是并称其帝王的子女。皇帝的别称,有时也用于皇后。另有称为“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等:都是对皇帝的尊称。如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朝廷:见古代文献典籍中,有时也用“朝廷”来代表皇帝。《资治通鉴》记载,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关东诸侯将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同书初平三年王允曰:“朝廷幼小,恃我而已。”县官:皇帝的代称。古时称王畿内都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