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金融硕士新政策.doc

格式:doc   大小:10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融硕士新政策.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6/18 文件大小:1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融硕士新政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莃顺应金融变革发展趋势金融硕士重在知行合一蚃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0日袇分享到:芅吴晓求教授认为,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角度看,发展金融专业硕士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的金融硕士专业人才应该知行合一、中西融合,具有台自由行走的能力顺应金融变革发展趋势加快现代金融人才培养螂吴晓求全国金融教指委第一副主任委员、著名金融证券研究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研究的学术专著和文章。腿根据“一行三会”制定的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未来10年,%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达到448万人,2020年达到515万人。从这个目标可以看出,金融从业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的比重,到2015年要增加15万人,2020年要再多增加20万人,基本上每年以3万到4万人的速度增加……这是日前在京举行的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教指委”)工作会议带给我们的最新信息。我们在为其中传递出来的中国金融人才需求旺盛的信号而高兴的同时,也有新的疑虑产生:当前,中国的金融教育能培养出足够数量的顺应未来金融变革和发展趋势的合格人才吗?羈针对这一问题,《理论周刊》今天专门采访了全国金融教指委第一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长江学者(金融)特聘教授吴晓求。他认为:无论从国际经济金融背景看,还是从金融自身演变趋势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角度看,加快培养现代金融人才都具有战略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探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促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着力打造中国“金融硕士”的学位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莄加快培养现代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膁记者:在中国诸多的专业学位中,“金融硕士”是一个比较新的品牌。它的培养模式与金融方面的学术型硕士有哪些区别?衿吴晓求:确实,在我国39种专业学位中,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起步较晚,目前的影响力还不够大。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有能力也应该将其打造成为这些专业学位中最著名的品牌。因为金融是最有影响力的领域,金融领域的人很优秀,每一所大学金融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这所大学录取分数最高、最优秀的,教师也非常杰出,我们要有这个理想。肀经济学理论体系非常庞大,金融学理论的地位如同这个庞大体系之上的皇冠,金融学是现代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现代经济理论体系离开金融学的内容,就如同身体没有了心脏只有外壳一样。在金融教育方面,我们过去主要培养学术型硕士和博士,从学术传承、文献来源着手,探索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等。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是不培养未来金融学家的,而主要是培养未来的金融家,培养未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卓越能力的实践者。螆我们首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为教育理念不转变,相应的培养方案就难以制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就很难与学术型区分开来。转变教育理念不是一个口号,其实际内容非常丰富。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进而要创新培养模式、树立品牌意识。袅理念转变的核心是要创新我们的培养模式,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包括案例分析,甚至论文形式与内容、答辩方式等都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