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机械化养护-市政给排水论文我国的高速公路白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以来,从无到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高速公路,即为目前公路等级最高的道路形式,亦是典型的高等级道路。虽然路面形式多种多样,但基于沥青路面具有施工容易、快速开放交通、行车舒适、平整度好及修建成本较低、养护工程易于施工等特点,所以我国目前的高等级路面以沥青路面为主。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反复作用及气候的长年影响,必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损坏。同时,由于某些地区(如山西、内蒙)等煤炭外运地区雕以避免的车辆超载运行及某些公路修建质量的不尽如人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等原因,更加快了道路病害的产生。另外,对于半刚性的沥青路面来说,由于行车碾压密实度和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随路龄增长而变化,其强度和刚度在使用初期(1~2年)呈增长趋势,表现在整体回弹弯沉的降低。此后,由于路面材料的逐渐疲劳,其强度和刚度逐年降低。由于以上原因,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如坑槽、拥包及松散为代表的损坏会不断出现。若不及时修补恢复,高等级公路路面的服务质量会大大下降。同时,小的局部损坏会因时间的延长而扩大,甚至影响到路面基层,进而大幅提升路面修补工程的难度和成本。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较,高速公路的养护作业有自己的特点。预防性: 预防性养护可以延缓由交通和环境载荷的作用而引起的路面性能的恶化,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复原性: 复原性是指经过养护维修后的路面应该完全恢复路面原有的使用性能,亦即其平整度、摩擦性能、承载能力、噪声等使用性能应满足高速公路快速、安全、舒适的基本要求,而不能因养护维修作业而有所下降。补强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作业还往往带有弥补原有路面强度不足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补强作用。补强不仅是增强原有路面的薄弱环节,而且还常常处于对延长路面的寿命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的考虑。原有路面的设计交通流量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很快被突破,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有时在设计路面时为了减少初期投资而有意识地减弱路面的强度,这是因为高速公路建成使用的初期交通量一般不会太大,但会随着时间而增加,交通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在原有路面上加铺第二层罩面。由于上述特点,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机械设计、配置及使用工艺应根据这些特点作为基本依据。特别是上述的养护作业,由于高速公路车流量大、速度快,且封闭交通的特点,养护作业必须作到“三快”,即快速进入、快速作业和快速转移。同时,高速公路有线长(路线长)点少(养护基地少)的特点。显然养护机械的配置可分为路上作业机械和为路上作业机械供料的料场设备两个主要部分。料场机械配置料场是为完成日常养护的路上作业机械供料的基地,它包括集料筛分储存、沥青储存加热装置和烘干搅拌设备等部分。集料筛分储存高等级沥青路面是由不同粒径的骨料和石粉,配以沥青混合而成。因此,料场应有4~5种骨科及粉料的筛分装置及储存场地。这个场地及其设备应有防雨措施,否则过高的含水量将会大大增加烘干时的燃料耗用量。沥青储存加热装置众所周知,我们目前使用的沥青大多为普通石油沥青,常温下是固态。因此,只有加热至使用温度才能使用。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绝大多数采用改性沥青铺筑,料场的沥青应采用改性沥青。但改性沥青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易于离析(基质沥青及改性剂),因此,笔者认为,高速公路的养护料场应有中小型改性沥青制作设备(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