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读书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19/6/19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读书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读书笔记这本书在公共管理专业中的地位我就不用多说了,几乎一提到新公共管理,就不能不谈及这本书,但是引用并不等于原文,知道十大原则并不等于你就明白书中的原意。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地读起了原著。这一读之下,果然对这十大原则有了新的认识。要读本书,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企业精神、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尽管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想让政府成为企业,让公务员成为企业家,而是要让政府和公务员学****企业的治理精神,学****企业的管理方法,像企业家那样思维,以他们的精神来进行公共管理。前言作者在这里阐明了写作本书的信念,明确这些信条,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此书。一、我们对政府充满信心; 二、我们相信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文明社会就不可能有效地运作,不过今天有效的政府实属凤毛麟角; 三、我们相信问题在于政府中工作的人,问题在于他们工作所在的体制; 四、我们相信,无论是传统的自由主义还是传统的保守主义都不是解决我们多级政府今天所面临问题的有效之道; 五、我们对平等抱有坚定的信念,所有的美国人都应有平等的机会。作者还解释了“企业家”一词。根据萨伊的定义,“企业家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产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换言之,企业家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效率和实效。作者认为萨伊所下的定义,既适用于私营部门,也同样适用于公营部门和志愿者参加的第三部门。序——美国的改革 25页的序言犹如是对传统官僚制的彻底批判,正如《时代》周刊封面上的问题:“征服死亡了么?”而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是与此同时,政府也出现了改革的迹象,一些小小的改革都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效率提高,效益提升。在作者眼中,官僚制已经破产,尽管在历史中它起过积极的作用。取代官僚制的潮流就是“企业化政府”。这一趋势首先出现在地方政府,因为他们已经无路可走,甚至破产。他们的改革最终汇聚为这十个原则。作者相信这十条原则是亲眼目睹日益兴起的新型政府的基础,是新政府之轮来一维系的十根辐条。这种变革带来一个全新的问题,“为何政府不能向企业那样来运作?”看了这个问题,许多人会认为政府可以“向企业那样来运作”,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作者的意思。企业和政府是根本不同的两类组织,政府不能向企业那样运作,所以必须注意完全将企业理论用于政府是不够的。比如作者举例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它注重于十条原则中的五条:后果、顾客、权力分散、防患于未然和市场(或系统的)机制。但戴明实为私营部门提出这些思想的,所以它的方法也就忽视了另外的五条原则。当然,政府不可能像企业那样运作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它不可能有企业家精神。对于目前大多数领导人来说,解决公共危机只有两条途径:要么增税,要么节支。但又没有既不增加税收,又不减少教育、道路和医疗保健的费用。作者指出,政府存在着惊人的浪费,好比五花夹心肉的脂肪那样存在于整个官僚体制中,植根于政府的一举一动之中。用企业家的精神去掉这些脂肪会达到同样的效果,所需要的只是一种改革,“一种美国的改革”。第一章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给治理重新下定义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的市长乔治拉蒂默在1986年的市情咨文中总结了他的新思维,她说: 市政府必须进行某些调整,而且在某些方面对传统的角色重新下定义。我相信,市政当局将会越来越经常地规定自己扮演催化剂和促进者的角色。市政当局将会越来越多地规定自己的任务时确定问题的范围和性质,然后把各种资源手段结合起来让其他人去解决这些问题……市政府将更加愿意穿针引线把稀缺的公司资源结合起来已达到我们这个社区的目标。小而有力有人也许会问,如果一个政府实际操作干得少一些,难道那不是一个软弱的政府么?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圣保罗市那样的多张多少划桨的政府,却明明是力量更加强大的政府。说到底,那些为航船掌舵的人对目的地影响的力量远比那些划桨的人要大得多。那些集中精力积极掌舵的政府决定其社区、州和周围国家的发展前途。它们进行更多的决策。它们使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机构行动起来。把掌舵和划桨分开企业化的政府开始转向一种把政策制订(掌舵)同服务(划桨)分开的体制。德鲁克早就指出,成功地组织是把高层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这样就可以使“高级管理者集中精力进行决策和指导”。{近来国内的改革正体现这一趋势,如深圳的“行政三分”} 这就使得“政府基本上作为一个精明的买家来工作,以能够完成自己政策目标的方式利用各种生产厂商”。让决策者货比三家地自由挑选最有能力和效率的服务提供者,使他们花同样的钱能够得到更大的效益,使他们保持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对变化中的情况作出反应,而且有助于他们坚持要求高质量工作表现的责任制。 ,可以适用那些与群体打交道有特殊技能的专门的服务提供者。 ,便能够促进试验和从成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