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pdf

上传人:sdhdjhty 2014/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大学教学 2011 年第 12 期
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
——高校文艺学教材建设的一点反思
周春宇
摘要:我国高校的文艺学教材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到世纪之交再次面临新
的挑战。本文认为,具体与普遍、前沿与基础是高校文艺学基础教材《文学概论》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
盾,因为《文学概论》主要讲授文学的元理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从研究大量具体文学
现象的基础上提炼出来,具有较大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新的文学实践和前沿理论成果可以补充、完善或
更新某些基本原理,但不能替代基本原理。因此,《文学概论》教材在贴近文学实践和体现前沿性的同时,
不能丧失其作为基础理论的性质。其基本要义便是在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的理论视域中,构筑起富于现
代性和中国特色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关键词:文艺学;文学概论;教材建设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文学理论界有关文艺学教材高校《文学概论》教材建设告别了“仿苏”与“初学”
建设的反思已持续多年,它所引起的争鸣和讨论也赢得阶段而开始走上自觉创新阶段。其创新性质主要体现于
越来越多的业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这反映出文学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从而形成
界对于变革文艺学教材的迫切使命感,这是非常令人欣文学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品格。同时,在文学基本性质的
慰和鼓舞的。问题上,这些“换代教材”不同程度地抛弃了对文学的
高校文艺学的基础教材是《文学概论》,自新中国静态解剖,转而把它当作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加以考察,
成立以来,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这既增强了教材的系统性,又更接近于对文学基本性质
第一,50 年代的“仿苏”阶段。这个时期,文学艺的把握。
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得到持续强化;作为意识形态组成部到新世纪,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彰显,文学理论
分的文艺学自然基本上照搬的是前苏联模式。于是,前的发展出现若干新的趋势,高校文艺学教材建设又一次
苏联文学理论家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毕达可夫面临新的挑战。为回应新的挑战,一些业内学者开始反
的《文艺学引论》等,成为当时高校的通行教材。思新世纪文艺学教材建设应如何开启一个打破传统模
第二,60 年代的“初学”阶段。这个时期,蔡仪主式、确立新型规范的新生面,陶东风的《大学文艺学的
编的《文学概论》和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 学科反思》、李春青的《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
基本上还是沿用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模式,同时也开始注魏家川的《文艺学学科定位与文学理论教改》、李珺平
意吸收我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有益成果,因而分别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钱中文的《文
成为北方和南方高校的主导教材。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等文,都通过对这
第三,80 年代中期以来的“初创”阶段。这个时期, 个问题的反思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中,李春青的
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论的陆续引进,引起我国“学科自律”原则、陶东风的“反本质主义”构想引起较
文学理论界文学观念的大变革,从而促成《文学概论》大反响和争议。
教材的重新编写。钱中文的《文学原理》、吴中杰的《文李春青的“学科自律”原则包含两个要点:“其一,
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