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贵阳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纲要..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贵阳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纲要..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5/11/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贵阳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纲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贵阳市智慧城市(2013-2015)建设纲要
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贵阳市正努力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宏伟目标,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的城市战略选择。智慧产业作为当前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对贵阳市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瓶颈性障碍,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水平,拉动本地就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层位,推动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城市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构建城市经济发展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推进贵阳市建设以人为本、感知互联、融合创新的现代生态智慧城市,特制定本纲要。
一、建设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构建完善城市智慧应用服务体系,加快智慧产业的聚集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升城市层位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运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为贵阳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原则
建设“智慧贵阳”,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建设智慧城市的整体合力。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综合平衡贵阳市区域、城乡、行业间智慧化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工程的实施;各部门、各功能区要以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指导,因地制宜,按步骤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各区域间的相互协调、科学发展。
——市区统筹,整合资源。坚持市区统筹,以应用为重点,充分整合贵阳市政务、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信息资源,深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多层次、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促进贵阳市智慧城市科学发展。
——基础共建,示范带动。加快信息化基础网络的建设,完善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提供基础支撑。加强数据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应用,优化配置各类资源,选择示范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以示范和试点带动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工作。
——立足产业,开放合作。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立足点,以智慧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智慧应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市场换产业进程和招商引资步伐,汇聚全国乃至全球“智慧资源”,更好地为“智慧贵阳”建设服务。
(三)建设目标
争取通过3年打基础,5年见成效,建成一批符合贵阳特色的智慧型成熟应用系统,部分行业和领域智慧化建设和应用具备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智慧产业,生态文明示范性应用成效明显,政府公共智慧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智慧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建设思路
1、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优先发展和建设基础较好的领域和行业应用,示范带动,全面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
2、以产业要素聚集和产业链整合为目标,统筹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智慧产业相关的资源,加快我市智慧产业市场的规模化。
3、以整合产业市场为抓手,加快市场换产业进程,大力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培养本地企业,使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可持续化。
4、以公共基础信息建设为基础,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网际互联、共享交换、业务协同的综合信息资源库、城市信息采集系统和城市智慧化发展运行机制。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重点工程
以政务、产业、民生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应用、智慧产业、技术支撑、安全保障和政策保障六大体系建设,实施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能电网、智慧工业、智慧物流、智慧公共服务和智慧金融等十一个应用示范。
(一)示范区域
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区县、产业园区(基地)、应用示范点,进行小规模的智慧化试点示范。在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之上,推广到全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重点考虑已获国家住建部批复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的乌当区作为试点示范区县。
(二)完善智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