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英美教育制度改革篇一:从学生态度看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基于对美、英、中三国初中生的调查研究高月白(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XX33) 摘要:通过对美国马丁·路德金学校、阿米果学校,英国阿贝学校、布兰克黑斯学校,中国兰生复旦中学五所学校的初中学生考试态度的比较调查,发现:中国考试在难度、次数、时间限制等方面都对学生造成了超出其他国家学生的压力,而中国学生也已经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形成了相对功利、理性的对待考试的态度。这样的现实彰显着中国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关键词:考试制度考试态度初中生目前,我国正着力于考试制度的改革,主要缘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考试制度的不合理因素可以从学生考试态度上得到直接反映,如果将中国学生的考试态度与他国学生的考试态度做一比较,就能够对这个问题作出更加客观的说明。笔者通过对美国马丁·路德金学校、美国阿米果学校、英国阿贝学校、英国布兰克黑斯学校、中国兰生复旦中学五所学校初中生考试态度的比较调查,试图更清楚地了解各国学生考试态度的具体特征,从而对我国学生在现有考试制度下的学习特征、心理反应,以及教师、家长等参与考试的不同方式等方面的合理性,作出客观的判断,为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方式。共设计了22个问题,既包含了学生对考试客观特性方面的感受和了解,如对考试难易程度的感受、对考试数量的接受程度、对一些考试名目的了解;也包括学生对考试的主观性判断,如对考试重要性的理解,对考试的喜爱程度,对考试与自己学习兴趣、掌握知识的关系的理解等;还分考试前的准备、感受,考试时的方式、感受,考试后的态度等时段进行调查;并且设计了对家长、教师参与考试的不同方式的调查。此外,也包含了根据不同国度的考试科目、种类而设计的不同选项。在调查过程中,根据各个国家的情况选择了一些较具代表性的学校。在美国,由于不同种族的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差异较大,所以我选择了马丁·路德金学校(以黑人学生为主)和阿米果学校(以白人学生为主)这两所公立学校。这两所学校都包含了幼儿园到初中教育,能够代表美国一般的初中教育情况。我对两所学校的所有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英国,选择了一所以当地学生为主的学校——布兰克黑斯学校,以及一所国际学校——阿贝学校。布兰克黑斯学校是一所女校,建校于1880年,可以典型地代表英国悠久的教育传统。阿贝学校建校于1994年,是英国新兴的国际学校的代表。中国学生情况相对单纯,笔者选择了上海兰生复旦中学,该校建校于1994年,是上海中考成绩领先的私立初中,能够代表中国初中生的教育情况。另外,笔者在每个国家都选择了初中阶段的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收回312份有效调查问卷,如表1所示。二、各国学生考试态度的明显差异及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出三国学生的考试态度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于考试制度的态度,美英两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而言,美、英两国学生对于考试制度的态度较为一致,这是因为美国的教育制度原本就发源于欧洲,在美国成为英国殖民地的时代,英国人就将英国教育制度传播到美国。其次,中国的教育制度虽然也一度受到西方的影响,但和英美之间相比,没有这样近的渊源关系。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内容: 。美英两国的考试相对容易,中国考试难易程度不同,有的考试比较难。在考试难度的调查中,中国选择了期末考、区统考两项难易不同的考试。美国选择了MCAS,英国选择了G-CSE(全称是GeneralCer-tificateofSecondaryEducation,是英国学生完成第一阶段中等教育所参加的主要会考)。英美两国学生无人选择“非常难”,但中国学生对期末考试选择“非常难”的有相当的比例。美英两国的学生都明确表示不喜欢考试,但中国学生可以比较理性地接受考试。美国和英国学生选择“非常不喜欢”的比例最高,%,%。而中国学生选择介于“非常不喜欢”与“非常喜欢”中间的人数比例最高,为%。 、家长与考试的关系。美英学生都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花更多的时间专门准备考试,但中国学生认为不应该。就笔者在英美的学习经历来看,这是因为英美教师几乎不会花什么时间专门准备考试。而中国课堂以考试为中心的目的实在过于强化。如果学生没有在一次考试中拿到一个好的分数,中国父母中批评孩子的比例明显高出英美。(二)对于考试细节的态度,英中两国学生与美国学生有较大差异首先,关于如何准备考试,美国学生认为前一天晚上提前睡觉最重要,而英中两国学生觉得做相关练习最重要。其次,美国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不应计时,而大部分英、中学生觉得应该计时。美国的MCAS就是不计时的,主要是为了照顾残障学生、英语非母语的学生。英国的主要考试如GCSE是要计时的,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