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科科室规章制度篇一:内科工作制度内科工作制度一、在院长及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科主任负责全科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工作。二、认真实施三级查房制度,主任每周查房1-2次,主治医师每天查房一次,住院医师每天查房2-3次,并带领实习医师查视病人。三、各级医师积极参加急、重病人的抢救,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认真及时作出诊断及治疗。四、作好疑难病例的讨论及抢救工作并做好记录。五、认真对待院内外会诊,院内会诊派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的人轮流担任。六、定期召开科务会,研究全科各项工作。七、各病区人员包括学科带头人(副高职以上),负责医师(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护士长、护士等负责病区病员的医疗护理工作。八、护士在护士长领导下认真执行各班职责,并搞好基础训练,提高护理质量。九、病区要严格实行隔离消毒制度,定期做大扫除并进行紫外线消毒。十、住院医师必须对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在24小时内完成病历及手术记录,急诊病人应立即完成,上级医师应及时修改并冠签。十一、严防差错,杜绝事故,凡发生不正常医疗事件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并进行讨论。十二、积极钻研业务,开展科研工作。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l~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护理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二、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内容包括: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新入院、重危、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一一予以纠三、住院医师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妥善安排患者的膳食,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四、业务查房:由业务院长率领,医务科、护理部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查房内容包括医护质量、医疗制度、病区管理等, 查房结束后由医务科记录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五、护理查房:由病房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 六、行政查房:由院长率领,由院长办公室召集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病房管理、医院秩序、爱录工作质量、七、教学查房:对实习、进修医师、护士进行以教学为目的的查房,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示教和讲课,每周1~2 次,由各科主任、护八、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及下步处理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之内。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二、科室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三、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四、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进行效五、科室要加强对本科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管理活动。六、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七、质量检查结果与评优、奖惩及职称评聘相结合。病历书写制度(一)病历记录一律用钢笔(蓝或黑墨水)或圆珠笔书写,力求字迹清楚、用字规范、词名通顺、标点正确、书面整洁。如有药物过敏,须用红笔标明。病历不得涂改、补填、剪贴、医生应签全名。(三)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疾病名称或个别名词尚无恰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药物名称可应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诊断、手术应(六)日期和时间写作举例[SX(]20[]am[SX)]或5pm 。(七)病历的每页均应填写病人姓名、住院号和页码。各种检查单、(一)要简明扼要,患者的姓名、性别、生日(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二)初诊必须系统检查体格,时隔三个月以上复诊。应作全面体检。(四)每次诊疗完毕作出印象诊断,如与过去诊断相同亦应写上“同上”或“同前”。两次不能确诊应提请上级医师会诊或全科会诊,详(五)病历副页及各种化验单,检查单上的姓名、年龄、性别、日期(六)根据病情给病人开诊断证明书,病历上要记载主要内容,医师(七)门诊患者需住院检查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二)必(三)危重疑难的病历应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