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晋江市江滨南路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道路部分)1、概述本工程位于晋江市东北端陈埭镇,,西起泉州市江滨南路,东端接泉州市晋江大桥南岸立交,由此南接晋江中心城区,北接泉州东海新区,道路内侧为大片待开发用地。由于工程的建设,将成为泉州市池店组团到达泉州市区和晋江中心城区的便捷通道。因此本道路的建设对于大泉州市的城市建设和促进晋江市和泉州的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提升道路周边土地的使用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晋江市和泉州市的经济建设是十分迫切的。线路走向由西向东,起点在泉州南江滨路4+800,向东下穿刺桐大桥和福泉高速泉州大桥,东接泉州晋江大桥南岸江滨立交西侧,,道路规划宽度50米。编制依据受晋江市市政园林局委托,我院承担了江滨路南路延伸段的设计任务,主要设计依据为:(1)《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晋江市陈埭镇总体规划》(3)《泉州半小时城市群规划》(4)业主提供的规划用地红线图及经修测的1:1000地形图(5)《福建省泉州市晋江下游九十九溪河道整治工程》(6)业主提供的《泉州世贸中心一期用地界限图》(7)《泉州晋江大桥市区连接线设计洪水位标高一览表》(建设单位提供)(8)《江滨路路基防护工程(临江侧)设计图》(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采用规范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一2006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CJJ75-97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40-2002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9、《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DB440100/T114—200714、《城市绿化植树工程施工规范》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建设部、交通部颁发的其它有关规范。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I级主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V=50公里/小时(3)道路标准宽度:50米(4)设计荷载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桥涵、路基:城-A级(5)设计洪水频率:路基:二十年一遇;大桥:五十年一遇小桥:二十年一遇(6)路线交叉:、设计内容本次方案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雨、污水工程、道路照明工程以及市政管线综合设计。2、’—119O05’,北纬24O30’—25O56’之间,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气候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气温高,光热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40千卡/平方厘米,—,最热月平均气温达26-29OC,最冷月也有9-13OC。全年无霜期长,沿海地区基本无霜。≥10OC的有效积温为5610-7250OC。年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二是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多一倍左右。干、湿季甚为分明:3-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为湿季;10-2月仅占全年的20%,为干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率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三是季风气候显著。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楔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干燥少雨;夏半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润多雨。冬、夏半年的气候特征截然不同。由于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造成各种气候要素年际间变化大,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地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拟建工程为堤路结合工程,。道路在堤坝南侧,道路南侧以水稻田、菜地、荷塘为主,-,。本项目所在地原为农田及其他用地,河网密布,0+(浦沟),规划宽度100米,2+610处一河浦,2+360处有一渠道,2+(斗门)水闸。现由于道路两侧规划为商务住宅区,正在建设,地貌变化大,原有水系仅余留主要河道。本次设计拟建桥梁2座,一号桥为0+,跨度为8×16,全长128米,由于浦沟大桥下穿福厦高速公路沉洲大桥,桥位考虑避让沉洲大桥桥墩,二号桥为2+,跨径13米,为节省造价,缩短工期,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涵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