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美军新一轮基地调整的战略意图及其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军新一轮基地调整的战略意图及其影响.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6/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军新一轮基地调整的战略意图及其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军新一轮基地调整的战略意图及其影响        美国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体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起来的。冷战期间,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优势,使遍及全球的基地体系更加完善。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几乎关闭了所有前苏联时期的海外基地,但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且在一些地区取得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深感继续维持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基地体系,不仅费用高昂,更主要的是与当前所面临的安全环境与威胁不相适应。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开始了对海外军事基地的大规模调整。多种动因推动美军基地调整过去15年中,美国平均每3年对海外基地进行一次调整。如此频繁的变化,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从根本上讲,这与美国对国际战略形势的分析判断有直接关系。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主要战略对手在哪里感到茫然,既担心俄罗斯会卷土重来,又害怕新的地区强国崛起,在急速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对美国当前的主要安全威胁是什么找不到确切的答案。“9·11”事件,使美国看到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最现实、最直接的挑战,而应对这类安全威胁,仍然沿用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海外军事基地体系,已经远远不够。布什政府上台后提出的国防转型计划,成为推动美军海外基地调整的内在动力。海外基地调整是国防转型的重要内容。与国防转型相适应,美国对驻在欧洲、东亚和中东的三大基地体系进行重大调整。在欧洲地区,从德国撤出2/3的作战力量,部署重心向东欧移动;在东亚地区,从韩国撤出1/3的兵力,提高美日军事一体化水平,加强在关岛的军事部署;在中东地区,为减少政治外交因素的干扰,将主要军事设施从沙特移至科威特、巴林、卡塔尔等国。美军对海外基地进行调整的另一重要战略考虑是提高军事行动的灵活性。美国在推行全球战略过程中,长期以来奉行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在美国重大安全利益受到挑战时,将不惜单独采取军事行动。近年来,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美国与盟国之间时常出现分歧,使美国对外使用军事力量受到了许多制约。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中,作为北约盟国的土耳其在关键时刻拒绝美军借道,致使开辟伊拉克北部战场的计划落空,更坚定了美国调整海外军事基地决心。减少国际因素对未来美军作战行动的影响,根据自身战略需要,不受限制地使用军事力量,成为美国新一轮军事基地调整的重要战略考虑。基地调整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冷战结束以来,美军海外军事基地总体数量逐步减少。但是,这种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战略方向,有很大的区别。在欧洲地区,科索沃战争之后安全形势趋于稳定,调整重点是减少基地数量,防务重心逐步向东欧方向转移,以便控制和影响高加索、中亚等战略要地;在东亚地区,美军主要关注提升美日军事同盟关系,适当调整基地布局,突出驻日和关岛基地的战略地位;在中东地区,则是减少政治、外交、宗教等因素的影响,着眼于控制能源基地和战略通道。美军的海外基地调整,并不是简单地数量增减,而是着眼于新的战略需求,进行重新布局。首先,控制战略要地。“9·11”以后,美国借助反恐战争,军事力量顺利进入中亚、南亚。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等国设立新的军事基地。虽然乌兹别克斯坦最近要求美军撤出在该国的基地,但在整个中亚地区,美军已经形成了军事基地网络,驻军长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阿富汗及南亚地区,美军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