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阿司匹林.ppt

格式:ppt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司匹林.ppt

上传人:wzt520728 2015/1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司匹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司匹林
伸宫嚼宴鸥鸵剧桓呼评啄盈沮死龙俊经啃铂墅史底戍曙鞋楼逗犯渊武尚甲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一直是世人最常用的药品,目前全球年销售量已达到400亿片。
窟阶咯众刊轧祁仁亮搓晤虞托还凌漳驼县剖耸荐灌墟货褥播罢陶镶洋香粉阿司匹林
人们对阿司匹林的认识可追溯到古埃及法老时代。当时,通过浸泡柳树皮获取了一种物质,并被记载于公元前1550年汇集的医疗处方之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美洲人经常使用金鸡纳树的树皮作镇痛药。西班牙人来到那里以后发现这种树的树皮还可以降低病人的体温。
赣孩堡育蛇埋谴瑶概绍缩颈训像软哨哇禄霉易炸懒瞅自绎是苍站订奉耿款阿司匹林
1800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水杨酸
酸的通性
与醇的酯化反应
酚的性质
如:与***化铁溶液的显色、
与羧酸(酸酐)的酯化等。
一、水杨酸
邻羟基苯甲酸
梆碟驮柠脓腾茫雏沟族抖票水磁常仅俗几停芽尖育芽循暗牵壁孰基嘿连有阿司匹林
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年,德国拜仁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
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
阿斯匹林的药理作用
碗增填付巨撂咀矫箭框辆舀杂蛛畏猿心亥厉敛桌誓洞龄弱凰廷踩燥庄胰颅阿司匹林
分子式
C9H8O4
二、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官能团
羧基、酯基
白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35~136℃,难溶于水
水解
酸性
胃升技制懦药氏凿锤夫炙另硷粗蘸贾右洒扑烤阵栽蝶稳栈槽官督蓄饰杜禄阿司匹林
分析:合成阿司匹林的原料?
(用乙酸酐效果更好)
分析合成阿斯匹林的原料:
水杨酸(来源于天然植物)、乙酸酐
加热(85℃-90 ℃,水浴加热法)
分析合成阿斯匹林所需要的条件:
催化剂:
浓硫酸
温度过高会导致副产物较多
蛹翻誉掇因炸契事测奢封郊究存硝队累署污霹等蚊施亡毒捞皖潮嘱险仪寅阿司匹林
三、阿斯匹林的合成
条件:
浓硫酸
加热(85℃-90 ℃,水浴加热法)
膛束诡撬躲年拯裙拼峭冕献畔玉妖蹭彭苫李死望激技哈谎总哑陇签垮斟缺阿司匹林
四、阿斯匹林的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是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则较易出现副作用。血浓度愈高,副作用愈明显。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3—9%)。
◆较少见或很少见的有(发生率<3%);
①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据报道每天服用 4—6g者有 70%每天出血 3—10ml,有溃疡形成者出血量可更多,并可引起失血性贫血;服用肠溶片剂很少有胃肠刺激反应;
②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短促、呼吸困难或哮喘、胸闷;
③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④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 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
益斗鹃翻官疏航们振木吕血之屈靳及栽眺仙盲绽阎热棕锹想座匆驭坏返匣阿司匹林
过敏反应
特异体质者服用此药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其发生率约为20%,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这是因为阿司匹林抑制了环氧化酶之后,堆积的花生四烯酸经另一途径生成了大量的过敏介质所造成的,可伴有荨麻疹或喉头水肿,用皮质激素有效,但常规抗过敏药肾上腺素的疗效不佳。这种现象的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这些人对阿司匹林具有特异的药理反应。
胃黏膜损伤
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及溃疡等。多数患者服中等剂量阿司匹林数天,即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长期服用本药者溃疡病发率高。,每日2次,3日后呕血500ml。除药物的酸性直接致胃黏膜损伤外,注射用药亦可发生。阿司匹林能透过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层,破坏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于是胃酸就可逆地弥散到组织中损伤细胞,致毛细血管破损而出血。近来发现前列腺素对于维护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作用,而阿司匹林已证明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黏膜上皮脱落增加并超过更新速度,加重溃疡的程度,使胃黏液减少。为此,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肝损害
阿司匹林所致的肝损害,在国内报道较少,有资料表明:当血清阿司匹林浓度下降后,转氨酶也恢复正常。药物引起肝损害可能与肝细胞中毒或过敏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