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戊戌政变.ppt

格式:ppt   大小:13,24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戊戌政变.ppt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6/23 文件大小:12.9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戊戌政变.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1)新旧两股势力的较量。(2)戊戌政变。(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1)守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和破坏:①慈禧太后在新政开始不久,就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②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除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以外,大多抵制新政,新政机构大都为守旧势力把持,形同虚设。(2)新旧势力之间矛盾的日趋尖锐和表面化:①光绪帝任命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担任军机章京,办理新政事宜,参与维新变法。②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由慈禧太后训政,以达到扑灭新政的目的。(3)光绪帝和维新派势力弱小,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①在危急的形势下,光绪帝和维新派想拉拢掌握新建陆军的袁世凯,但袁世凯却暗中与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密切勾结。②维新派在危急关头,竭力游说外国驻华公使和传教士,希望得到美、英、日等列强的支持,但同样没有结果。——戊戌政变(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2)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军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分子。28日,谭嗣同等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3)政变后,除了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之外,其余新政措施全被废除。,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漫长而又坎坷。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问题1问题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①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微弱,民族资产阶级刚刚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他们与封建统治势力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在改革封建制度方面的不彻底性。他们只是在不触犯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求得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②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软弱性还表现在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并与之妥协的一面。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的落后衰弱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直接结果。他们认为帝国主义之所以侵略中国,关键在于中国不能自强。这种在不反帝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的主张,只能是不现实的幻想。问题1问题2(2)维新派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作为维新改革的理论基础,这种用“封建”之古作为“改”封建之“制”的理论,从儒家经典中寻找变法的依据的做法就决定了维新变法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专制制度的。(3)维新派依靠封建政权实行自上而下的温和的改良政策来实现资本主义,他们寄希望于光绪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而光绪帝是一个不掌握实权,连自己的命运都捏在别人手中的傀儡皇帝。维新派仅仅依靠光绪帝颁布几张诏书,而不进行政权斗争,又缺乏人民力量的支持,是无法取得改革胜利的。光绪帝对康有为等一再请求的开国会、定宪法以及君民合治等关于开放民权的建议,一直没有颁谕,这说明依靠皇帝来解决民权开放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问题1问题2(4)在组织上,维新变法的组织形式无论是强学会或是保国会,其核心主要局限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僚之中。没有坚强的领导,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组织原则,组织纪律不严格,团体松懈,起不了应有的领导和组织作用。问题1问题2【例题1】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开始转向革命解析:材料中的“一无可冀”“茫无可倚”说明谭嗣同感到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脱离群众而找不到变法的出路,故应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答案:B如何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及教训?(1)意义:①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从总的目标看,它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并且设计和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的。②戊戌变法也是一场爱国运动,它直接激发于列强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启发和张扬了中国人的民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