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按照使用的时间和场合分,可把对联分为应用联和装饰联两大类。(1)应用联。包括贺联、挽联、春联。贺联,是用于节日贺庆、结婚、寿诞和其它喜事贺庆的对联。挽联,是用于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和纪念的对联。春联,是用于描述迎接春天的来临,借此说吉祥话,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喜庆丰收,宣传党和国家政策,颂扬新风尚等的对联。(2)装饰联。是用于美化环境的对联,也是装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书房、卧室,:1、字数相等。从形式上看,对联首先要做到字数相等。汉字多单音节的独体字,这就为写作对联时做到字数相等提供了条件。而且,因为每幅对联只有出边和对边两句(又叫出句和对句),两句的字数相等,就会给人一种对称美的直观感。2、对仗整齐。从字面上分,对联可分为工对和宽对两类。工对要求两对句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互为对仗。词类相同互为对仗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甚至数目,颜色也要相对,要求十分严格。如对联中“天对地,雨对风,大海对长空”就是一训。但高考对联题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属于宽对的范畴,即字数相等,词性、平仄基本相对。3、平仄协调。对联中的平仄,一般要求平仄相对,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出句的尾字为“仄”声,对句的尾字为“平”声(仄起平收)。4、节奏鲜明。出句和对句的节奏应一致。楹联的贴法对联还有一定的贴法,上联贴在门右边的主框上,下联贴在左边的主框上,横联贴在上边门楣上。当然,也有把对联写在条幅上,挂在室内墙壁上,或贴在柱头上等地方绍兴古石桥楹联现状的原因:1、人为原因:实地采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桥上的桥名、楹联被水泥或者其他东西覆盖;改建桥梁,在换桥柱的时候,没有把原来的对联刻在上面(如华舍的后殿廊桥);城市改建,拆除桥梁,致使桥联随之消失。胜迹流连邻麯院群贤觞咏继兰亭——陈璚题浙江绍兴兰亭流觞亭陈璚(1827—1906)字鹿笙,又作六笙、鹿生,号澹园,晚称老鹿,室名随所遇斋。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廪贡。同治四年(1865)以军功简任浙江杭嘉湖道。以牾触上官左迁,累知处州、台州、嘉兴、杭州等府,擢湖南岳常澧道,署衡永郴桂道,转任长宝盐法道,升湖南按察使,历山西、四川按察使。官至四川布政使,护理四川总督印信。三味书屋思仁堂对联:君子处事有忍乃济儒者属辞既和且平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11号。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鲁迅祖居德寿堂对联:福禄欢喜长生无极仁爱笃厚积善有徵秋雨秋风女豪杰为国殉难新元新纪革命党立庙照忠绍兴:王时泽题秋瑾故居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l(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盛会不殊放怀宇宙忘今古幽情共叙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