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非战争军事行动论军事战争.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非战争军事行动论军事战争.doc

上传人:cai.li.bin 2019/6/2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非战争军事行动论军事战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非战争军事行动-论军事战争论信息化战争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内容提要] 进入信息化社会后,不仅人类社会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就连战争的式样也变得面目全非了。人们普遍地认为,未来战争将不再是“短兵相接”,而是信息化战争。信息战所带来的作战效益远远超过了任何传统的作战方式,“硅片打败钢铁”已成为现代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词]信息战信息攻击信息防御一:信息化战争的概念所谓信息化战争,实际上是指在最高领率机关的统筹规划下,着眼信息化战争需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动力,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指挥自动化为核心,通过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对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最终实现军队建设的转型。信息化战争简称信息战,简单地说,它是敌我双方在信息领域中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战争。其作战对象主要不是人,而是对方的各种信息系统以及与之有关的各项设施;其任务是获取、管理、使用和控制各种信息,同时防止对方获取和有效使用各种信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首要条件是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马克思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而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改革。”沈伟光不仅是世界范围内最早提出“信息战”概念的人,而且早就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名为《信息战》的专著,他是全球信息战理论的创始人!沈伟光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成果: 1、提出信息战概念。认为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战,不是单纯的作战样式、方式的改变,而是战争形态的改变,并带来作战指导思想的巨大变化。其要点:战争战略目标的“软化”;信息威慑成为新的威慑手段;军队的行动取决于制信息权;作战目标的选择以打乱敌方决策程序为主;火力运用从打覆盖面转为“点穴”;指挥体系趋于扁平化;信息战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全民战;谋略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随后,又提出“遏制信息战——知识军事的时代使命”的重大课题。 2、提出新的战争观。认为“少流血”、“不流血”的战争已经出现, 战争的非暴力属性已经被揭示;战争不仅是政治的继续,也可能成为非政治群体、甚至个人谋取利益、显示其存在的一种手段;“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战争目的正在变为“控制敌人,保护自己”,寻求利益平衡点;战争性质已很难用正义或非正义来区分,带有多元的色彩。 3、提出建构信息时代国家安全体系。认为军事威胁不只是大兵压境,来自网络威胁同样值得警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应学会利用各种传媒打信息战;网络上的经济打击应引起高度重视;“文化侵略”、“生态侵略”将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早在15年前,他就提出“信息边疆”的概念,近几年提出“信息边界”的理论,呼吁建设精神武装,建立信息警察和信息防护部队。 4、提出思维战、领导者战争等理想战争的设想。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无法想像战争先于人类而消亡,但把握、延缓、遏制战争的爆发和升级是可能的。设想把战争局限于“信息”和“思维”的范畴,至多以比试、竞赛、虚拟的方式,甚至带有观赏、警示的作用。 5、提出培养“能够回家打仗”的军事人才。认为信息技术的通用性填补着军与民的鸿沟,信息战模糊了战场与社会的界限。那些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专家,一旦站在军事战略的高度上观察、思考,就可能成为新的战争舞台上真正的英雄。因此,他一直在筹划建立我国第一个信息战研究所,制定信息战遏制战略,完善信息战理论,培养信息战研究人才;同时在一些军内外高等院校开设课程,普及信息战知识,造就一大批21 世纪国防建设的急需人才。二:信息战的模式及特点 1、信息袭扰模式。早在战役准备阶段及战前的军事威慑行动中,信息袭扰和攻击就已经在看不见的信息空间中悄然展开,主要集中在情报战、心理战、军事欺骗、军事威慑等领域,其样式包括心理欺骗、电子对抗、网络攻击等。主要目的是获取敌信息系统和网络的情报,通过分散的、隐蔽性的信息骚扰和攻击配合军事欺骗和政治外交斗争,隐蔽己方的作战意图。 2、信息压制模式。战役发起后,进攻一方将首先实施全面而有重点的压制性信息攻击。如通过大功率电磁压制、大威力电子武器攻击、计算机网络攻击等手段,对敌战略级、战役级信息系统实施压制性攻击,首要攻击目标是作为敌作战体系“大脑和心脏”的信息处理与决策中心,以及作为其“耳目”和“中枢神经”的信息探测源、信息通道、综合反导系统的电子系统,使敌信息系统的功能大大降低。 3、软硬并举模式。当第二波次对敌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压制后,进攻一方将利用对方雷达迷盲、通信中断、指挥瘫痪、协同失调、兵器失控的有利形势,不失时机地组织以精确打击和信息攻击共同构成的硬毁伤和软杀伤突击。巡航导弹重点突击敌方的指挥控制中心、防空系统和电子战中心、导弹发射阵地等点状目标;弹道导弹突击幅员较大的面状目标,并综合运用空中和海上电子干扰力量,对敌战略预警系统和导弹防御系统的电子设备实施干扰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