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演员与角色的关系.pdf

格式:pdf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演员与角色的关系.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演员与角色的关系.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演员与角色的关系
师范学院艺术系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初晓洁
学号:2002126129

【摘要】演员与角色的关系应是体验与体现的相结合。体验与体现是相辅相成、缺
一不可的。演员扮演角色,即是演员化身角色与演员自我的相互矛盾而又共存统一的实践活
动。演员与角色关系中演员的地位是首要的,因为演员在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另一个人,因此
演员要把平面的角色演活,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演员和角色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体验;体现;扮演;主导
【教师点评】该论文有自己一定的独立见解,既有较系统的整体推理,又能在自己
的观点上有所强调。论述较清晰、全面,对表演者有一定的启发。论文形成过程较严肃认真。
(指导教师:宋洁教授)


演员是艺术感性的体现者,是戏剧表演的中心环节,与其他艺术样式不同,表演艺术的
载体是活生生的人,“以人(演员)演人(角色)”是表演艺术的独特性所在。如何处理演员
与角色的关系,是表演艺术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对演员与角色关系不同的处理办法,
形成了戏剧史上不同的表演艺术流派。
较早对表演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法国启蒙主义时期的思想
家狄德罗。他的表演理论后发展成为戏剧表演史上一个著名的表演学派——表现派
(Expressional School)。与此同时,英国演员欧文提出了另一种与之迥异的表演理论,他
提出双重生活论,认为演员应该“面勤于感受,面像骑士驾驭烈马似的引导和控制自己的感
受,以使观众也有所感受”。后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发展为戏剧表演史上著名的,十分完整
的表演体系——体验派(Experimentalism)。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生活环境中,
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希望,企求和
动作”他称此为“体验角色”,在斯坦尼体系成熟时,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叙述体
戏剧(表演核心是“间离角色”)的理论主张。i布莱希特主张表演达到“间离效果”,演员
必须向观众清楚地表明其态度或可以看得见的社会态度及其基本倾向。演员客观地进行表
演,他就会带一定的保留态度或保持一定距离的说话,或慢慢的重复一个动作,或停下来向
观众解释他正做的事情。通过这种行为,达到间离效果。ii
一、实现演员——角色的过程,是心灵和身体的结合
我认为:演员——角色,是要解决从不熟悉、熟悉、很熟悉直到完全信任和“我就像人
物”这样一个复杂的、微妙的过程。我们大多数人的习惯是:接到剧本,知道自己要扮演哪
个角色后,常想很快捕捉到角色的一切,从心理活动到外部行为。但一开始一定只是一个粗
略的大概,以后的过程中必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分析、揣摩、理解、体验。角色这个时候
1
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动机”、“目的”、“手段”都是什么?这一切除去演员要自
己合理化之外,全部在体验。
可是演员最终的目的是在舞台上塑造鲜明的立体的艺术形象,因为观众无法知道你内心
是多么充实、多么细腻,而只能通过你的体现来认识、理解、承认你所塑造的角色。当演员
摸到了角色的内心活动,在这样一个微妙的过程中,演员的头脑里经常出现了“活动着的人
物”,这个活动的人物又常常调动演员“动作起来”,这是宝贵的刹那,演员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