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主体工程施工方案(一)、主体工程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底层柱、剪力墙支模→底层柱、剪力墙扎筋→浇筑底层柱、剪力墙砼→二层梁、板支模→二层梁、板扎筋→浇筑二层梁、板砼→测量放线→…→顶层梁、板支模→顶层梁、板扎筋→浇筑顶层梁、板砼(二)、主体柱、梁、板、剪力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柱多为700×700方柱,梁为矩形梁,板多为120mm厚,剪力墙厚:1-2层为300mm,3层及3层以上为250mm。2、模板及支撑材料选用: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模板拟采用钢模、木模、竹胶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根据拟定工程进度计划,并确保工程质量,钢模计划配置三层,木模计划配置三套,竹胶板计划配置三层进行周转;支撑采用钢架管支撑系统,支撑用架管、架料计划配置三层。3、材料进场堆码:模板、支撑按计划进场备齐,现场如施工平面布置图所示堆码整齐。4、支模方法:①、方柱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关筑,散装散拆,钢夹具间距500;柱中***@60cm安放二根φ16的对拉螺杆,螺杆每边用1cm厚100×100钢垫板,φ16螺栓固定;柱模板***@500用钢管抱箍箍紧;②、剪力墙为大模板,内外模板间设δ=40拉片以保证砼质量,间距600mm,梅花型布置。③、梁底板及侧模均用钢模,梁底模>4m,按2/1000起拱;以保证砼浇筑外观质量;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架支撑系统,~;~;悬挑部分采用斜撑支撑,梁底用立杆加固,梁侧用钢管抱箍***@600箍紧;④、板底板采用10厚竹胶板;面铺一层油毡以节约成本;顺梁起拱,以确保砼浇筑外观质量;竹胶板底用80×100木枋,***@300以保证底模刚度和强度;⑤、主体模板梁、柱转角处钢模采用角模连接,以保证结构设计尺寸;⑥、模板采用大钢模,钢模之间采用U型卡连结间距小于300;⑦、模板与砼接触面在支模前清除干净,满刷隔离剂;⑧、柱模板基脚用1:2水泥砂浆补牢,梁、柱之间的缝隙用木枋及竹胶板补牢,梁侧钢模如不符合模数,与现浇楼板现浇相接缝用5cm厚木条镶嵌,以防止漏浆。5、模板支撑操作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验,达到施工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后签证同意进行下道工序。6、模板的拆除:侧模的拆除,在能保证构件的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拆模,对于跨度大于8M的梁板和悬挑部分,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拆模,其余构件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75%后拆模;拆除的模板,人工检测、修复、清除表面砼渣、刷隔离剂后按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堆码整齐,进行下次周转。7、模板安装检验评定(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有足够的支承面积。(2),。清理粘浆、漏刷隔离剂每件计面积不大于2000cm2合格,1000cm2优良。(3)允许偏差项目轴线位移不大于5mm基础截面尺寸不大于±10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4)检验与评定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进行,达到优良标准。(三)、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钢筋材料购置及材料检验钢筋质量是保证全现浇框架结构质量的重要材料之一;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钢筋进场验收出具钢材质量检验证明和合格证,并随机按规范要求抽样检验合格后使用;2、图纸的熟悉项目部在接到施工图以后认真熟悉理解图纸,达到项目经理、钢筋主管工长、质检员等相关人员对图纸了然于心;3、钢筋加工方案a、钢筋加工工艺流程材质复验及焊接试验→配料→调直→除锈→断料→对焊→弯曲成型→成品堆放i、钢筋配料前由放样员放样,配料工长认真阅读图纸、标准图集、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施工方案、规范等后核对放样图,认定放样图钢筋尺寸无误后下达配料令,由配料员在现场钢筋车间内完成配料;钢筋加工后的形状、尺寸,规格、搭接、锚固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表面洁净无损、无油渍和铁锈、漆溃等;c、、Ф8≤4%d、钢筋断料采用钢筋切断机,断料前检查钢筋配料无误后进行断料,断料时加上弯起钢筋延长部分,钢筋弯曲调整值如下:、钢筋焊接: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梁主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调伸长度的选择:I级钢筋=~=~(直径小的钢筋取大值)闪光留量取值连续闪光焊为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mm预热闪光焊为8~10mm。预热闪光焊预热留量为4~7mm,预热频率适当。L、闪光对焊注意事项①、对焊操作由持证上岗操作熟练工人专职操作;②、对焊前,、污物,避免在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另外,对对端部有弯曲的钢筋,予以调直或切除;③、当调换焊工或换焊接钢筋规格和品种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