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39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755273190 2019/6/30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联合制定了《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产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粮食流通和食品工业,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完善现代粮食加工体系,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简称《纲要》)要求,特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所指粮食加工业包括稻谷加工业、小麦加工业、玉米加工业、薯类加工业、大豆食品加工业、杂粮加工业、传统主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以及粮机装备制造业。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企业实力明显提高,市场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改善,产品结构和花色品种基本满足了消费需求。,(占食品工业总产值近40%),,,年末从业人员300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70%、264%、232%、290%和60%。(一)发展现状 ,品种结构得到优化粮食加工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加,有效保障了国内消费需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的大米、小麦粉、玉米淀粉、饲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50%、116%、48%、38%,%、%、%、%。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专用粉、专用米产量不断增加。优质米和一级大米产量5838万吨,占大米总产量的80%;小麦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和专用粉产量5968万吨,占小麦粉总产量的79%;,占饲料饲料总量的80%。 ,加工主体多元化格局呈现产业布局向主产区集中。2010年,东北3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长江中下游6省(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大米加工产能和实际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2%和80%;黄淮海6省(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北)小麦粉产能和实际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6%和83%;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和88%。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配合饲料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2%、30%和18%。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加工主体多元化格局呈现。2010年,民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总量的66%、25%和9%;大米产量分别占总量的87%、1%和12%,小麦粉产量分别占总量的87%、5%和8%,玉米加工产量分别占总量的66%、26%和8%。 ,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2010年,日处理稻谷200吨以上的大米企业达1129家,;日处理小麦400吨以上的小麦粉加工企业达427家,;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达504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玉米加工业前1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38%,饲料加工业前10强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21%,其中,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进入世界饲料行业十强。 ,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截止到“十一五”末,制修订粮食加工标准400余项,2003年以前的标准全部得到更新。全面实行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制度,大型企业基本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P)认证。食品和饲料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建立了905家中央和地方各级粮食质量检验机构、200家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中心)、30家省部级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全面开展食品、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一定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攻克了一批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深加工关键技术,稻壳、米糠、玉米胚和小麦胚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取得新突破。大型粮食加工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提升较快,日处理稻谷150吨、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