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2章公文写作公务应用文,简称公文。信息是现代社会的宝贵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的价值不断飙升。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这样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办公文秘工作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现代办公文秘人员(以下简称文员)努力提高信息素养,能使用先进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科学管理的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办公室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实现办公自动化操作,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怎样实现办公自动化,做一个合格的文员?提高业务水平便成为每个文员最为迫切的事了。文员不论分工干什么都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因为办公室各方面的工作交往、联系都离不开文字材料,对文字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必须搞指导性较强、层次较高、分量较重的文字材料,所以,有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公文的写作要求。本章主要讲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的13种通用公文和常见的事务公文。【主要内容】公文概述,常见公文的写作方法。【学习方法】多练习,注意区别各种公文的格式。,它是机关、团体和单位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公务活动中办理公共事务所使用的、具有直接社会效用和一定惯用体式的文书;它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工具。公文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说。(1)广义公文指公务文书,是机关、团体、单位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具有特定使用价值和一定惯用体式的应用文书,它从属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集团,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进行管理的手段和工具。(2)狭义公文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并在法定的范围内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和领导管理职能,请求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行动意图,是公务往来的系统记录,具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机关公务的重要职能,直接反映有关机关的政治意向和根本利益。所以,公文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有时也以机关首长或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发布,因此,它代表了某一政党,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机关,或某一单位、团体的意志,在它所辖的范围内,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党和国家对公文有统一的种类、格式和行文规则,每一个写作者必须遵循。任何机关、单位或团体都不能标新立异,自搞一套。每种公文,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表达一定的内容,使用一定的格式,不能任意混用。提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三资”企业、个体文化教育事业单位的不断增加、信息载体物质材料的变化(如磁带、胶片、照片、磁盘的广泛应用),“公文”、“文书”的内涵也已经发生变化。,它是领导人、负责人行使自己职权的一种表现。因此,领导人、负责人是法定的作者。至于机关内部分工的某一文件的起草者,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这点与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个人署名文章的作者概念是不同的。,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而制作发布,是直接用来处理公务的。因此,它的内容总是有特定的指向,或传达意图、颁布法规,或联系事项、商洽事务,或交流情况、传播经验等等。公文往往有特定的受文对象,而且受文对象总是要对其作出反应的,或办理,或答复,或汲取,它总是有实际效用的。公文的实用性还体现在它的时效性上,其实用价值往往受到时间限制,行文不仅要面对现实,还必须讲究时效。,指挥工作公文不同程度地规定了机关、单位和团体的办事准则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机关以及各级权力机关发布的命令、决定、决议、通知、通报等,在所属范围内,必须贯彻执行,不得违反。所以公文具有申明法度、传达政令、指挥、指导工作之作用。,引导舆论公文能通过明确的政治观点和主张,说服群众,教育群众;使群众了解领导意图,掌握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认识,统一协调行动,提高人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沟通信息公文是机关、单位、团体联系公务,沟通信息的主要渠道。能使上下、左右的机关、部门联系起来,互通信息,互通情报,交流情况、交流经验,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如通告、通知、通报、函等,具有明显交流知照之作用。,以为凭据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和要求,是机关领导意图、决策的载体,因而,它往往是执行公务、安排工作、解决问题、行文办事的依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