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章成本管理第一节成本管理概述一、成本管理的意义(一)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二)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二、成本管理的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据竞争战略而定,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差异化战略: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细分,包括成本计算目标和成本控制目标。成本计算目标——提供成本信息外部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成本,满足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内部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的成本意识;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成本控制目标——降低成本水平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在保证一定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表现为对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控制实施差异化战略在保证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 ,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 ,前者是历史成本计量,后者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用现在或未来成本。 。第二节量本利分析与应用【知识点一】量本利分析概述量本利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量本利分析的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二、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等是两边同时除以单价)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知识点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一、保本分析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 ,利润为零,于是存在如下等式: 0=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结论】降低保本销售量:一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三是提高销售单价。 =保本点销售量(额)/正常经营销售量(额) 二、量本利分析图三、安全边际分析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安全边际量×单价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提示】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小。西方国家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标准安全边际率40%以上30%~40%20%~30%10%~20%10%以下经营安全程度很安全安全较安全值得注意危险 +安全边际量=销售量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提示】提高销售利润率的途径: 一是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 二是降低变动成本水平,提高边际贡献率。【知识点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一、加权平均法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某种产品销售额-某种产品变动成本)/Σ各种产品销售额×100%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0 二、联合单位法所谓联合单位,是指固定实物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三、分算法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如销售额、边际贡献、工时、产品重量